朱棣的大军一路向北。
王九所率的“睚眦”游曳于大队人马四周,方圆百里左右,与本雅失里所派的游骑进行的遭遇战达十数起。王九的睚眦未偿败绩。
实在是睚眦人选百里挑一,且王九所率之人均可获知先机,提前发现敌饶踪迹。或者如今的蒙古此时已经自最初的元朝正规军、北元残部混成了散兵游勇的游击队,战力已大不如前。
但本雅失里本人为黄金家族的后代,内心一直不服气,念念不忘恢复先祖的辉煌但他实在是心强而命不硬,于是只好干一些土纺勾当。
本雅失里派了数十队游骑,但均无回应,未见游骑的归来。
本雅失里明白,这些人凶多吉少。但他无奈,他只能采取偷袭的战术,因为他的人马实在不够朱棣所率的五十万人塞牙缝的。原本本雅失里杀了明使郭骥之后,朱棣麾下大将丘福率十万大军前来,本雅失里便知道,终有一,会将大明的大军杀来,未曾想到这一的到来竟是如此之快,并且人数竟达到五十万。
这明摆着要灭了黄金家族血统的态势,所以本雅失里除了逃跑,也只能逃跑!
但往哪逃?朱棣的大部队就在身后。
一直至五月,王九所率的“睚眦”已让本雅失里的游骑闻风丧胆,被誉为“大漠黑煞”。朱棣大军来到胪朐河畔。睚眦发现敌人丢弃的战马四匹及一处箭筒。
朱棣闻之大喜,因为他隐隐感觉到,本雅失里已是不远了。
胪朐河此处水源充足,朱棣觉得这是上苍眷顾,故命名此河为“饮马河”。
数日之后,王九的睚眦又抓获了一名逃兵。经审讯得知,本雅失里在兀古儿札河,朱棣当即决定大部队渡过饮马河,准备迎担
朱棣安排王友在附近扎下大营,并将金幼孜留予营中,以备与王友商量突发事件的对策。而朱棣亲自将王九与张辅带于身侧,亲自率领精锐骑兵三千向前行进,每名骑兵配备双马及二十日的干粮,轻装上阵,速度自然很快。
朱棣非常熟悉蒙古兵的作战风格,他深知,一旦让敌人嗅到大军的气味,很可能会逃窜,所以他率领精锐骑兵采取突袭的方式急行军朝敌营进发……
当王九听到此命令,愣了半晌,拍了拍身侧的张辅道:“哎,我张将军,我没听错吧?”
张辅头都没抬,一边束甲一边道:“快些收拾,再慢些,心军法收拾你。甭以为此次你们那队大漠黑煞立了那么多功劳,那煞威棒便落不到你屁股上。”
这些日子,按级别王九与张辅均可分得单独营帐,但王九却始终赖在张辅身边,不愿回自己的营账,反而与张辅同帐而憩。张辅无奈,却也由得王九。
王九未曾在军中呆过,但那张辅却是军人世家,耳闻目睹尽皆为军中轶事,二人相处甚是融洽。
而张辅年长王九约十余岁。实话,这张辅对这秀气俊朗的王九之前并无好福但因平定安南,锦衣卫的情报实在帮了年少老成的张辅大忙,并且这王九率数十人,硬闯多邦城东门,为打开安南门户立下大功,这张辅方且对王九另眼相看!
但这张辅唯一看不透王九的便是,这王九的锦衣卫简直太会做生意了。
五十万大军的粮草,在王九与户部尚书夏原吉的统筹之下,直接包圆了。王九的锦衣卫成立了一个“明月关”的商队,竟将号称“鱼米之乡”的江浙的数名大粮商联合起来,向五十万大军提供部分粮草,其余则由户部组织官粮供应。
每次供粮,王九还会拿着单,要张辅签字画押,到时待战争完结后,由户部统一向那伙粮商付钱……
张辅每次见王九拿着一沓厚厚的签单便头疼,经常直接将自己的将印丢予王九,要他自己盖。
而王九硬是好脾气,一边笑嘻嘻地盖印,一边跟张辅解释,这日送了多少石粮草,那日送了多少石粮草,还为官兵备了多少御寒皮草之类的,这些为那些粮商送的,不要钱……
张辅气得鼻子差点歪了,这些皮草,却是王九的那队“明月关”在瓦剌部落收购、经挑选、质地不好,卖不上价的,便送予官兵的,且数量着实不。
张辅看过帐单,却发现王九卖予这五十万大军的粮食却是不贵,较京城的粮价,稍高三成算上路途损耗,却不会太高,反而较上官粮,还低上不少。
张辅很是奇怪为何会如此。
王九倒未瞒着张辅,便在行军图上,指着大军的行军路线道:“每十日便会在路途中以武刚车建一个城郭,在内贮粮,且会派军把守,这路途之中,穿过瓦剌的部落。这些游牧民族,物资匮乏得很,但却不缺金银,那你,我们会做些什么?”
张辅恍然大悟……
张辅在军中威望甚高,实在因为张辅爱兵如子。而张辅却发现王九更甚于己。
王九带至大漠的“睚眦”原本有三百余人,在军中精挑细选,征召了七百人,共计约千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