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山等人束手就擒。十余人被押在黎峒内。
峒为黎族普遍的组织形式。有大峒、峒之分。大峒包含数个峒,而峒则由数个村组成。峒与峒之间,相互独立,互不从属。峒有峒界,黎人主要在本峒内活动。
而在黎人看来,此外来人,在本峒内如此大动干戈,已严重侵犯其领域,故而将何山等人擒拿问罪。当何山再三解释自己为何家庄之人,此番只是前来筑路,设置路标。
那黎峒之人仍是将信将疑,便放一人回去,通风报信。
当那人火急火撩地赶回何家庄,而那王九正与老族长正聊得入巷,听闻此事,王九笑道:“正欲至黎峒走走,未曾想到,竟以如此方式相邀……”
黎族有一句古老的谚语:“一个大塘,必有大鱼一片山林,必赢布姑鸟一个村庄,必赢土地公一个地方,必有一个头人。”而此“头人”,则为黎首。
此时的三十六峒黎首为冼三娘。
黎族源于古代百越的一支,与壮、布依、侗、水、傣等民族有着密切的关系。远在秦汉以前,“骆越”的一支就从大陆渡海到琼州,隋代称之谓“俚僚”,即黎族的先人。黎族的先民在殷周之际,便定居在琼州府,以原始母系氏族公社的生活。实因妇女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地位上受到人尊重。
如宋代文献记载,南宋时,琼山县黎族妇女首领“三十六峒统领”王二娘是“黎之首也”。很多时候,当黎族内部发生纠纷时,只要女子出面干预或调解,便可以平息下来。
大约在秦汉以前,就有汉冉过海南岛北部沿海地区,从事经商和农业、渔业生产秦汉之交,秦龙川令赵佗占据岭南,自立为南越王,治理南越,“怀服百越之君”,其势力与影响当及于琼州。
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伏波将军路博德率兵平定南越后,汉王朝正式在琼州设置珠崖、儋耳两郡。
唐代在岛上设立了琼、崖、万安、儋、振五州二十二县。黎、汉居住格局由过去“汉在北、黎在南”逐渐演变成为“汉在外、黎在内”。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热带生物资源也逐渐被认识并加以开发利用,玳瑁、五色藤、盘斑布、香、糖、珠等特产受到中原人士的喜爱,许多作为“贡品”或商品输入中原地区。
沿海黎汉杂居地区已经出现了“以富为雄,豪富兼并,役属贫弱,俘掠不忌”的现象,但黎族先民聚居的广大山区社会发展速度还是相当缓慢,原来的落后状况和社会经济结构并没有多大改变。
由此则导至汉、黎矛盾冲突不断。
“黎”作为黎族的专用名称,约在宋代以后。一般认为“黎”为“俚”的转化。宋代,大量汉族人口因各种原因迁移到海南岛生产力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无论是农业还是手工业生产都有了显着进步,黎汉之间以物易物形式的商品交易相当频繁。
农业生产方面,儋州一带农业生产技术和工具已与中原地区习见的无异,水利灌溉发达。占城的稻种传入,能夏种秋收,增加了产量。当地的苎麻一年可收四次。黎族妇女“工纺织,得中土绮彩,拆取五色丝加木棉,挑织为单幕,又纯织木棉、吉贝为布”,所织的“黎锦”、“黎单”、“黎幕”,色彩鲜明,美观适用,颇为中原人士所赞赏。黎峒出产的沉香、槟榔、赤白藤、花梨木等特产也通过汉族商饶贩运远销大陆。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黎族部分地区的封建化程度比过去也有所加深,一些富有的上层蓄奴婢。
宋末元初之际,有一人却不可不提,此人便为黄道婆。
黄道婆年幼时便飘零到黎族聚居的崖州,当地黎族妇女教会了她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纺织技术。黄道婆在崖州居住了四十年以后,于元元贞年间12951297年返回故乡乌泥泾今上海华泾镇,将其自黎族所学到的纺织,传授予当地女子。她还精心改革,制成手摇搅车、粗弦大弓以及当时最为先进的一手能纺三根纱的脚踏纺车……
黄道婆把黎族的纺织工具和技术,结合当地的丝织技术运用到棉纺织上,织成的被、褥、带、悦巾,上作花、草、鸟、兽、折枝、团凤、棋局等图案花纹,光彩美丽、灿然如画,甚得人们的喜爱,一时松江之地生产的棉织品行销全国!
而元朝时,则在黎族地区设置土官,利用黎族上层首领统治。
当然,社会发展也是不平衡的,不少所谓的“生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仍然比较落后。
当时光踏入明朝,黎族地区封建社会生产方式已占统治地位。
在靠近汉区的黎族地区,经济文化已有了长足发展,黎汉两族人民之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黎族的农业发展水平已与当地汉族趋于一致。耕种水稻一年两熟,普遍使用从汉区输入的铁质农具犁、锄、镰刀等,有些地区还掌握竹筒车日夜自动车水的先进灌溉方法。
定期集市交易有所发展,儋州地方州城影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