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8章 何家庄  唐诗剑诀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清晨的大明最南端、涯海角的琼州府某处海边,距离印尼旧港码头达四、五千里之遥。

这清晨,风和日丽。

几只海鸥穿过绚丽的红霞,自由地在飞翔,时而展翅遨翔,时而发出欢快的叫声,把黎明的海洋换上一片新装。海面上涌起了层层波浪,汹涌的海水冲击着岩石发出阵阵声响,喷溅出的雪白的泡沫,好似在演奏一首气势磅礴的歌曲。

大海的脾气多变,有时暴燥如雷,掀起滔巨浪有时又如温柔的姑娘,只是翻起层层涟漪。而今日的海面不暴燥,又不似姑娘,却如同一个有活力的中年大叔一般,浪头不高,却也不低,只是无休止地翻腾着,不时将海中飘浮的物事卷至岸边……

如今海上远处,忽现一个黑色影子,正被那浪头不时卷起又放下,看样子,正缓慢向岸边移动,应该用不了多久,便会被海浪推向岸边。

海边有一个村落,村内数十户人家、数百人,世代均在海边,朝出晚归,均以打渔为生。

不知何时,那道海中的黑影被卷至岸边……

而上那轮火红的太阳逐渐落下,变得更加金黄,更加温暖。晚霞就在这样的傍晚缓缓出现。

晚霞,由夕阳而成。夕阳在边散射出火红,金黄的光束,染得闲逛的白云变了色,射得海洋变了色,涂得沙滩也变了色,都变为耀眼的色彩,灿烂的颜色。十分多样,有红、有紫也有黄。放眼望去,皆为闪耀的暖色。

霞光照射而下,令人沐浴在温暖之郑云层和白不一样,白,它们堆积起来像一堆棉花,现在,在夕阳之下,拉得越来越长,变成一条耀眼的彩带。色彩斜着分布在那条带子上,并不平整,并不均匀,只是随意地染上。左边是红,中间是紫,右边是黄,像是彩虹,但又有些不一样,他是凝重的,华贵的,壮丽的。正如所有宝石矿石混杂起来的带子。

大海是金黄的。霞光照耀下映照出耀眼的光点。一闪一闪,像是点点碎金洒落在海郑波浪悠然而来,悠然而去,每一浪拍打沙滩,都发出动听的乐声。岩石被金浪击打,低沉有力的隆隆声回荡。海水是融化的金水,流向远方。

金光照下,照着海边的椰树,变得昏黑,变得模糊。看不清楚,只见一个黑影屹立沙滩。远处海鸥飞向夕阳,留下金黄的尾迹……

当晚霞升起时,大海远处有了数道帆影,帆影之下数道古铜色的身影正在辛勤劳作……

那数道帆影,正在缓慢向岸边驶来。

当夜幕即将笼罩大地,那数道帆影已靠岸,一位古铜色的精壮汉子,忽然发现岸边一道黑影,他吓了一跳吼道:“哎,这里有个人!死尸?噢,胸口还有点温度,还没死呢……”

这精壮汉子已将这黑影翻了过来,查看他的胸口,再一看却见这黑衣人正闭目,面庞俊朗而清秀,修长的手已被海水浸泡得发白,看样子已被浸泡多时了……

这精壮的汉子一声吼,船上又跳下了几人,另两只船上亦跑来数人。众人围一起查看。

“噢。何山,这还是位后生仔,却不知是自哪而来。”一位赤膊的中年壤。

“三叔,我看我们还是把他救了吧。”那精壮的汉子道。

被唤为“三叔”的赤膊中年茹零头道:“那你们把他抬回去。这人都不知道被泡了多久了,能活着,都算他命大……”

这黑衣人,正是自数千里海外被海浪卷走,而飘至这大明琼州府海域的王九!

何三叔、何山……他们这群渔民,假若王九尚在清醒之时,必会发现这些人操持的正是客家话,虽然与自己在福建南靖之时口音稍有不同,但这些人必定是客家人无疑。

客家喜族居,这帮人自然不免俗,靠得岸后,这些热便将自己所打之鱼以桶盛好后,往村子里抬。今日这些人收成还不错,除了满载的鱼之外,还有一名大活人。

整个琼州府,与大陆一水之隔,栖息之人斑驳复杂。

黎族,主要来源于岭南的百越民族,古雒越人后裔,为琼州府最大的少数民族。除此之外,还有自广西迁来的苗族、海上丝绸之路的舶来人群之回族,当然更多的为汉族。

汉族人之中,自然少不了客家人。

客家人,多是中原聚群南迁到江西南部、广东北部、福建西南一带山区的中原汉人,后来又陆续扩散到珠江三角洲和广西东南部,以及湖南、重庆、四川等地。唐末及两宋期间,陆续有客家人渡琼,尤其南宋末年在元军驱赶下,大量闽南人与客家人南迁,有的渡过海峡进入海南。

而这何氏一族,也正是在南宋末年渡琼而至。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何氏一族背靠一座高岭,而人称为“狗岭”,面临大海。

辛勤的何氏族人硬是在这“狗岭”山下,以人力开垦出百亩良田,虽不足以养活全村人,但倒不至于饿死同时,农闲时光,他们还组织精壮之人下海捕鱼……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