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动乱的消息在马强的压制下并没有在河北传开,此时的河北上下都在忙两件事。
一件是改制变法,经过一个月的各种讨论修改,新制的各种规章制度基本已经成文,就等马强和卢植这两位辅政大臣联名报给刘协用玺,便可昭告天下。
另外一件,则是倭国来使。
随着电台广播和报纸的介绍,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倭国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其实这不是大汉历史上第一次倭国来使,早在光武帝时的建武中元二年和汉安帝时的永初元年,倭国就有两次来使朝贡,那颗汉委奴国王金印就是光武帝时赐予倭国的。
但此次和前面两次不同,此次倭国不但来朝求册封,更是割让了对马岛、马关两地,而且还签订了一份条约,允许大汉在倭国驻军,更重要的是,倭国的百人人口对已经开始渴求市场的河北来说,实在是一处未开发的处女地。
毕竟河北的盐铁纸等各种初级工业品的产量每年都在飞跃式增长,远远超过了民间消费力的增长,多亏了大将军府主导的各种国家级工程不断上马,吞噬者这些产品,否则很多新开的工坊都要面临亏损乃至倒闭。
而且河北的世家、商贾还从广播报纸中得知倭国有很多的金银矿,这更是激发了他们的热情。
不说别的,就说平原交易所中,造船厂的股价又是连续好几个涨停板,更是不知道有多少士族商贾来到青岛,打探海船购买和水手雇佣的细节。
在河北不断的清田和打压下,原来的各大世家发现从土地收刮财富是越来越难,都在寻找新的出路。
当然,这种事情都是那些世家旁支或者家臣在思考和做的,那些士子可依旧是一副不言阿堵物的清高做派。
在蓟县的难升米等人在蒋钦等人的封锁下还不知道这些,他们此事低着头恭恭敬敬的来到皇宫大殿,准备接受刘协的接见和册封。
大殿之上,卢植正在上报倭国的贡品。
“倭国使者特献大汉天子男生口四人,女生口六人,班布二匹二丈”
这礼单听得刘协都皱眉了起来。
这都什么玩意
生口也就是活人,而班布则是倭国的土布,不用想都知道那品质在大汉是难登大雅之堂的。
“金沙半斗,以上贡品皆在殿外,陛下可要阅览?”
刘协看了一眼马强,他很怀疑倭国是不是都把好东西进贡给大将军府了,否则怎么会给自己这个天子这些垃圾。
除了最后面的金沙外,前面的都是什么东西,别说进贡天子了,就是地方士族给县官送礼,也有些拿不出手吧?
用报纸上话本里的话,你就拿这个考验本官?哪个官经不起这样的考验!
“罢了,倭国来使,所为何事啊?”
难升米上前一步说道“倭国近年内乱不休,皆因国中无主,望天子怜悯,册封我主为倭国国王,并允许倭国派遣学子入汉学习。”
册封之事,刘协之前就知道了,但却没听过什么倭国要派人到大汉学习的事情,他看向卢植,卢植微微皱眉,然后说道“不知倭使想学习我大汉的什么?”
“律令、制度、文字、技术,大汉的一切都是倭国所需要学习的!”
“这”卢植看向马强,想知道他的意见。
马强本就想逐渐吞噬倭国,因此对倭国派人到大汉学习并不反对,只是这种学习必须要在大汉的控制之下。
“陛下,倭人虽非我华夏苗裔,但心向华夏,当嘉奖之。
既然倭国有此心,可每年允许倭国派遣留学生到我大汉学习,学习我大汉礼仪文化,回去也好教化万民。
另外据微臣所知,倭国并无文字,语言也不统一,陛下可下诏允许倭人以汉字为官方用字,以汉语为官方用语,以示恩德!”
难升米眼中顿时闪过一丝惊慌。
用汉字没什么,倭国本来就没有文字,不用汉字你要他自己造出一种文字他也做不到。
但以汉语为官方用语是个什么情况?
难道以后倭人还不能说倭语了?
这个大将军到底想对倭国做什么?
马强仿佛看出了难升米心中所想,笑着对难升米说道“当然,倭国想来短时间内也做不到全说汉语,这件事可以慢慢来,我大汉可以派遣先生到倭国去任教,想来倭国是欢迎我们大汉的好意吧?”
难升米很想说不用了,但却不敢,他很怕一旦说不用,那么什么先生是不去了,但大兵恐怕就要到了。
刘协等人对马强要派什么先生去倭国很不理解,倭国那么偏远的地方,你派人去不是等于把人给发配边疆了吗?
不,这比发配边疆还惨,边疆好歹走的回来,去倭国就是想回来也回不来了。
但倭国使者在,刘协等人也不好多问,只是看着马强表演。
最后刘协宣布册封卑弥呼为亲汉倭王,赐予金印,而对来使的难升米、神武等人也册封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