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给简彦军扣这么大的帽子?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
原因与性格有关。
别看张高阳在同学们面前一脸严肃,很少在大家面前发表不利于社会安定团结的言论,可是在骨子里,这其实是个愤青,他对社会上的很多不平等、丑陋现象都有着强烈愤慨。
在前世,两人在私下里交流时,余文钢可不止一次听张高阳发牢骚,喷这喷那的。
这一特点是可以利用的。
人心可欺。
因此,余文钢准备给简彦军扣上一顶大帽子:FB分子。
曾几何时,前世的余文钢也变成了FB分子中的一员,开始经常出没于高档餐馆,接受他人的请吃请喝,一顿饭就能吃掉几千甚至上万。
可他现在毕竟重生了,还没再次FB堕落,因此,现在并不妨碍他来带节奏,以带着张高阳去喷人。
“你想啊,像简彦军这种人,毕业后一旦走上社会,想让他们在专业上有所建树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他们要想发展,就只能削尖脑袋往领导岗位上混。”
“一些在学生时代就如此FB的人,到了领导岗位上还指望他们能有所作为,有可能吗?”
“如果当领导的都是这样一帮人,你说咱们中国还有没有救?”
余文钢立即以几句反问的方式自圆其说。
毫无疑问,这绝对是诡辩,解释起来稍稍有些牵强,但余文钢把问题直指FB问题。
这立即又引起了张高阳的强烈共鸣。
作为一个七零后,张高阳对国内社会风气的变化,感触比余文钢还要深,因此他更为痛恨社会上那些贪官污吏。
如果简彦军这样的人步入社会,并且当上领导的话,确实会祸害一方!
张高阳立即就认可了余文钢的观点。
可现在他该怎么表态呢?
如果他还是学生,那他一定会引余文钢为知己,一起来义愤填膺地声讨简彦军丑陋行为。
可问题是他现在是老师。
作为老师,化解矛盾,避免冲突进一步扩大是首要任务,因此,现在的他不能瞎表态。
“你们怎么看这事?”
张高阳开始问在场的其他同学。
既然不能瞎表态,那就将此事发散出去,让大家一起来讨论讨论。
张高阳想趁此机会,来了解一下本班学生的思想和认知能力,看看能不能从中发现一些好苗子。
对他来说,接下来重要的事就是为本班的事组建一个强有力的班团委。
当班干部的,既得有水平有能力,有一定的号召力,还得较好的思想觉悟和较强的认知能力。
全场鸦雀无声。
大家现在有点懵。
作为新生,大家在中学阶段习惯的交流方式,是老师怎么说大家怎么听怎么做,而不是像现在的余文钢和张高阳这样,变成了平等的交流,甚至是余文钢主说,张高阳只有问的份。
完全反过来了。
大家还没习惯这样一种跟老师的交流方式。
也正因为顾忌张高阳的老师身份,大家就算憋了一肚子的观点想表达,也没人敢随便出声。
现在好了,大家终于有了机会。
“我赞同余文钢的观点,简彦军这样的人来当咱们院的学生会主席,简直是咱们院的耻辱。”
第一个出声的是何易伟。
作为事件的亲身经历者,何易伟对此事的感触最深,他也对简彦军极其反感,因此一有机会,他立即就跳出来对余文钢表示支持。
何易伟现在是越来越佩服余文钢了。
敢坑他,敢邀请柳晨雨,敢怼院学生会主席,敢在辅导员老师面前振振有词,这样的余文钢想不让他佩服都很难。
“这样的人要是在我们重庆,绝对会挨揍的。”
第二个出声的是葛中杰。
作为同舍的兄弟,他当然必须及时站出来表示愤慨。
只是他的这种很具重庆特色的耿直表达方式,稍稍给其他同学带了一个不好的开头。
“这种人怎么能当学生会主席呢?”
“这样的学生会主席,咱们学院不管的吗?”
“这人太过分了!”
……
在有人带头后,大家开始纷纷声讨起简彦军来。
这就是张高阳不敢随便表态的原因。
在近代中国的运动史上,学生一向是冲在前头的急先锋,稍有一点不平事,学生们就很容易跳出来对其进行声讨。
而对于这些刚进入大学校园的新生们来说,因为尚未正式步入社会,思想还比较单纯,因此很容易对某些不平事产生愤怒情绪。
张高阳能感觉到,这些学生因为是刚进入校园,在他面前还有所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