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三章 敕约  绍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其余邦国但西辽虽为皇帝,却只据有中国之西域,与中国天子无份,也无权干涉中国诸邦国。”赵玖当然早有准备。“中国天子,只能是大宋皇帝,也只有中国天子,可调理中国诸邦。”

西辽使者连连颔首,只要赵官家没有趁此大胜更改金河之盟,强迫西辽降低国格的意思就好。

“至于契丹自治路。”赵玖复又以手指向耶律余睹。“乃是大宋属下一路,只是念在宋辽之谊,将昔日大辽遗族契丹、奚诸部妥善安置于此,特许耶律将军郡王之格,许在敕约之封内,内政自理但无外交、军事之自主。”

西辽使者一时犹疑,但很快,随着耶律余睹便主动率诸契丹部族首领与奚族五萧首领一起起身,向赵官家行礼谢恩,这位也姓耶律的使者终究只能沉默。

而赵玖复又看向了早就有些不安的平忠盛,后者在自己儿子平清盛与昔日同僚源为义的翻译下,早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不过,赵官家依然冷静且克制:“平卿放心,朕知道日本独居海外,有自己的特殊国情,也没有逼迫日本接受的意思这敕约你们三人也只是看看,做到心里有谱便可,唯独第二条通商航海敕约,可以大略参详,待此番事罢,回日本时做个汇报便是。”

平忠盛还在茫然,平清盛与源为义便匆匆叩首谢恩了。

赵官家特别说明了两个特例后,吕本中立即站出来,开始给合不勒那几个人做文本的解释。

原来,这个敕约中,不仅明确了国家位格,还定下了爵位、官职品级的通行譬如王爵中亲王与国王相等,郡王与国王世子相等,郡王之下还有周代公侯伯子男之分。

诸缔约之国内部、相互之间,与大宋之间,如何连通身份,待遇一致云云。

而说到爵位相通时,吕本中复又掏出来一个补充文本,这时候众人终于又自以为意识到了一些更关键的东西敢情赵官家这里,除了给诸国国王做出指定外,还直接指定了一些公爵、伯爵。

金富轼的公爵是一个,女真六大部首领皆有公爵传袭,契丹自治路那里,契丹几大部与奚人五族萧氏,皆得伯爵传袭。

比较复杂的是蒙古。

比如说,东蒙古合不勒汗自然是王爵,其弟、掌握了泰赤乌部的俺巴孩,以及蔑儿乞部首领获得了公爵传袭,而更小的几部,则是伯爵传袭。

至于渤海人,则得到了一个选择他们如果愿意向北在长白山北部到兴凯湖之间建立一个自治路的话,几个大的氏族可以得到伯爵传袭,并且可以选一个公爵,但若是留在辽东腹地,便只有伯爵以指部族了。

坦诚说,赵玖一度犹豫过要不要立即搞这个敏感的定爵补充文本,但有意思的是,他还是低估了眼下北疆地区松散的统治模式,并高估了这些人对政治制度的理解程度。

不是没有争议,比如几个蒙古部族都在努力尝试证明自己可以做个公爵,而不是伯爵。就连合不勒自己都有些不安起来,因为蒙古一直有兀鲁思这个概念,倚靠着传统部落联盟的那种原始民主思维,他就认为给仇敌蔑儿乞部公爵是没有问题的,但札答阑部如今虽然不够强盛,却也源远流长,应该也给公爵。

对这些,赵玖当然是从善如流。

而闹哄哄的爵位补充文本议题过去,随着吕本中的讲解,进入到明确国家首都、按照品级建立国家使馆之后,又是合不勒略显尴尬的提出来,他们东蒙古不像西蒙古有一座辽国修筑的大城池,大家还是游牧,逐水草而居。

对此,赵玖依然随和,表示要派战俘替东蒙古在腹心位置援建一座差不多的城池。

简直大方到了极点。

总而言之,第一个敕约,上下大约十条,基本上就是要明确一个超出了大宋范畴,同时囊括了西辽所领西域在内,包括大宋、高丽、越南、大理、蒙古、女真在内的中国之概念,定下一个通行的基本政治框架而因为中国自古就有一个天朝上国的朝贡体系存在,所以这个框架并没有引起多少反对和不解。

很多人一直到现在都只是以为赵官家要借此大胜,重立自古以来的朝贡体系呢。

不过有意思的是,仅仅就第一个敕约来看,却并没有直接提及朝贡这个体系最基本的东西,反而着力强调大家都属于中国,大宋皇帝同时还是中国天子这些东西。

唯一值得注意的,就是那个定爵位的补充文本,似乎有趁势削弱部分国家,加以制衡的意思,但偏偏高丽、女真都不敢反抗,契丹自治路那里耶律余睹更是无话可说,在蒙古人看来,这玩意反而有加强集权的意思。

至于说定汉话为通用语言、定汉字为通用官方文字,推崇儒释道,以原学进士这些空泛之论,在大部分人看来,就更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了。

这年头,难道还能让大家学英语不成?便是原学,也不过是赵官家对儒学的自用罢了。

当然了,还是有聪明人的,金富轼就对这个中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