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帅不过三秒。
就在希特勒对霍普纳做出承诺时,一个参谋就急匆匆的推门进来,拿着电报报告道:“元首阁下,特维尔大桥再次失守!”
希特勒一愣,然后怒不可遏的挥舞着拳头说道:“让那些混蛋马上把它夺回来!”
“事实上,他们已经做到了!”参谋回答:“他们夺回了特维尔大桥。但是”
“但是什么?”
“事实上,是俄国人自己退回去的!”参谋说:“他们炸毁铁路后又退了回去!”
于是希特勒就明白了,俄国人就是用这种战术切断德军的运输,也就是说他们根本不需要占领特维尔大桥。
“那就让他们守住!”希特勒想也不想就下令道:“把俄国人牢牢的封锁在居民区内,就像围住一群野狼一样,让他们无法闯出来咬人!”
“是,元首阁下!”参谋回应一声,转身就把命令发布了下去。
“我认为,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个现实,元首阁下!”霍普纳说:“我们已经无法守住目前的防线了,因为我军兵力不足、补给不足。那么,在这前提下,我们为什么不主动收缩防线使它保持一条直线,这样至少会使我们的防线减少几百公里,由此可以节省大量的兵员并抢占更有利的位置夺取主动权?”
霍普纳说的是有道理的。
希特勒所说的其实是伪命题,比如一旦撤退军队就会雪崩式崩溃或是抛弃装备等等。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不是主动撤退就会被敌人打退。
如果要二者选其一的话,当然是主动撤退更有序能保留更多的装备且占据防御的主动权。
反而是被敌人打退更有可能出现希特勒描绘的那幅画面。
所以归根结底,希特勒并不是在试图挽救自己的部队,他只是不愿意承认德军的失败不愿意面对现实罢了,他依旧痴心妄想的以为德军还能取得胜利或者至少能守住现在的防线等到天气转暖这才是他下令“不许后退一步”的真正目的。
历史事实也证明希特勒的命令是错的。
因为希特勒的命令,德军坚守在阵地上被苏军分割成一块一块的包围,许多地方出现崩溃于是丢弃了大量的装备。如果不是卢格不顾一切的违抗希特勒的命令下令第四集团军突围,德军只怕会全线崩溃这也是历史上卢格元帅被解职的原因。
当然,这其中有许多德军表现出了他们的勇气和胆识,即便在被苏军包围了不放弃战斗,比如霍尔姆。
这使苏军无法放开手脚追击。
但是,以德军这样的素质和纪律,如果像霍普纳说的那样主动撤退,将现在因为进攻莫斯科而形成的一条弯曲得像一条长蛇的似的防线拉直,或许根本不会出现希特勒描绘的那样而且损失及丢失的地域都会少得多。
“元首阁下!”霍普纳接着说道:“在这种不适宜的气候和地形上进行阵地战,将会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那样的消耗战。我们将损失大批的军官和有经验的士兵,我们会遭受巨大的损失而得不到任何好处,这些损失将是无可弥补的!”
这意思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材烧”,德国有经验的军官和士兵才是军队最大的财富,只要保住他们而不是让他们在冰天雪地中无谓的冻死,德军就还有进攻莫斯科的机会。
但希特勒却完全听不进霍普纳的话。
希特勒凑近霍普纳,冷冷的说道:“你要明白,将军!我是元首,我认为我有正当的理由,要求每一个德国士兵牺牲自己的生命。不是为我,而是为了伟大的德意志!而你,我的将军,我认为你应该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去和你的士兵一起作战!”
听了这话,霍普纳就知道这次“说服”已经失败了,他行了个礼之后就无奈的转身离开了希特勒的办公室。
在霍普纳离开后,希特勒就对参谋说道:“我没能说服这个人!”
这有些讽刺,在霍普纳看来是他在试图说服希特勒改变主意,但对于希特勒来说,却是希特勒在说服霍普纳坚守。
两人的思维完全在两个不同的位面上,也就是说从一开始就注定会失败。
但不管希特勒如何偏执,战场并不会因为他的一厢情愿而有所改变。
特维尔大桥的攻防的确有些不同。
埃贝尔上校就像希特勒命令的那样想把近卫坦克第1旅像圈狼一样包围起来。
于是德军就在特维尔大桥至居民区的地段布雷、拉铁丝网、设路障。
如果说有什么更好的方法,那就是构筑反坦克壕,但冰雪构筑起来的反坦克壕对坦克来说不堪一击,地面又冻得生硬根本挖不动,于是只能作罢。
然后,德军再将坦克布署在这些障碍之后。
这防御看起来很难突破,但对苏军来说却一点都不困难。
几辆扫雷坦克“隆隆”的开上来,几下就把路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