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啊!”
战士们高喊着往马马耶夫岗阵地发起冲锋。
整场战斗最困难的部份是开头。
德军担心敌人会从后方对其实施包抄所以有所防备,苏军首先要闯过的就是地雷和铁丝网混和在一起的障碍区虽然之前的炮火准备已经将其清理掉一部份,但不可能将他们完全清理干净。
地雷给进攻部队造成的麻烦不只是身体伤害和心理恐惧的问题,它还能影响部队的进攻队形。
因为如果从进攻敌方阵地的角度来说,队形应该是充分展开兵力,也就是面向敌人展开大写的“一”字队形,这样能尽量扩大与敌人的接触面使敌人在短时间内承受尽可能大的冲击。
否则,如果面向敌人摆出“1”字长蛇阵,在单位时间里就只有前方几名战士能发挥作用,敌人只需要一挺机枪就能从头扫到尾。
但如果针对雷区的话就恰恰是相反的,因为前者会让士兵短时间尽可能多的踩在地雷,后者则是前头踩完后头就安全了。
于是,在这时候冲锋队形就要尽量在两种考虑中取一个中间值,既不能过于分散也不能过于集中。
整个队伍是以班为单位列成纵队冲锋,同时预备队的冲锋必须记住前方部队的路线并紧跟其路线冲锋只有这样,前方冲锋单位以身踩雷才有意义。
不过踩雷这东西相当一部份是看运气。
舒尔卡在冲锋的时候就看到冲在前头的战士没事,后方的战士却被炸翻倒在地上抱着脚部惨叫。
幸运的是他踩中的是苏军的木壳雷,如果是德军的“”形跳雷的话舒尔卡距离他只有两个身位,瞬时飞射出的钢珠肯定会在舒尔卡身上来几下。
不过看到这一幕舒尔卡反而就放心些了。
因为他知道驻守在马马耶夫岗的德守军补给不足,或者说在其后方准备不足,否则他们布设的就不会是木壳雷。
舒尔卡认为这应该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个是马马耶夫岗的德军补给不足不是秘密医院和学校被第82步兵团占领,其结果就是补给线被切断。
德军能得到补给的途径就是空投。
但空投毕竟有限,而且他们必定会集中在更需要或者也可以说是急需要的物资上。
比如燃油、炮弹、子弹,坦克零件等。
相比起这些,地雷并不是必须品。
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德军防御的主方向是正面,也就是马马耶夫岗以东,那里集结了至少两个团的敌人,随时都会对他们发起猛烈的进攻。
因此,即便是有地雷,德军也会优先把它们布设在东面而不是后方。
这使第82步兵团成功的冲进了德军设在马马耶夫岗的阵地。
确切的说那是苏军的阵地,只不过被德军占领并被他们利用起来而已。
然而,苏军的优势也恰恰在这里。
在此之前,舒尔卡就和第62集团军指挥部进行了沟通。
第62集团军指挥部甚至还送来了一张布防图。
在这张布防图上详细的标注了马马耶夫岗上战壕、碉堡防空洞的位置以及走向。
这其中甚至还写明哪些碉堡已经被炸毁哪些没有。
要得到这些情报并不困难。
戈利科夫只需要询问几名马马耶夫岗的幸存者就可以了德国人从他们手里抢走了阵地,所以他们对此一清二楚。
完了后戈利科夫还提醒道:“它们已经被敌人占领超过24小时了,我们不知道敌人会把它们恢复到什么程度!”
“我知道,将军!”舒尔卡回答:“我会注意这一点的!”
其实这一点根本就不需要太过担心,因为就像之前所说的,西面不是德军防御的重点方向,所以虽说会在某种程度上修复这些工事但修复的肯定不多。
事实也的确如此,德军甚至连机枪火力点都没有改变。
这些信息对苏军来说十分重要,尤其夜战。
通常夜战,基本是用前方士兵的冲锋试探敌人的火力点,然后再有针对性的打照明弹敲掉或是压制这些火力点再发起冲锋。
否则什么也不管一古脑的就冲上去,几挺机枪组成交叉火力就能将所有人都扫倒在战场上。
然而现在第82步兵团就不需要这个步骤了。
一上来迫击炮就对“疑似”机枪火力点一阵狂轰滥炸,机枪也对着该位置一阵猛扫这并不是说能将敌人击毙,事实上在夜色中朝大慨位置开火很难将目标击毙。
但这些子弹和炮弹在附近炸开,弹片、子弹乱飞,不仅会压着敌人抬不起头来,掀起的烟尘还会暂时遮掩机枪手视线。
乘着这时候,苏军步兵就朝该火力点接近,然后抛出几枚手榴弹再一个冲锋,原本需要付出许多时间和生命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由于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