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大臣他们是非常的痛恨南洋帝国,因为南洋帝国抢了他们的风头。
现在南方的各个国家都不向大明纳贡了,而是改向南洋帝国纳贡。
而且他对于南洋帝国的纳贡与传统的朝贡又有所不同,那就是传统的朝贡,其实就是相当于做生意,而他们南洋帝国的纳贡,直接就是向南洋帝国交交取赋税。
两者的分别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以前大明他以天朝上国自居,沉醉于这一种朝贡文化之中,认为对方向他们朝贡就是向他臣服,现在他才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臣服。
南洋帝国可是现实的很,他们可是没有给这些纳贡的国家任何的回礼,虽然被这些国家说他们小气,但是却实实在在的获得了好处。
而其他的所谓国家向大明进行朝贡,其实就是想占大明的便宜,就是跟大明做生意而已。
大明封关锁国不对外贸易,所以这些国家的生意人,他们就打通了上层的环节,利用国家使节的名义进行调控,然后运送了大批的物资前来大明进行朝贡。
虽然大明在许多地方设立了市舶司,会收一定的税,但是对于这些打着其他国家使节的名义的使团,还是不好意思收对方的税的,这意味着丢的是天朝上国的脸面。
所以这些国家那就是纷纷的仿效,使用这一招,堂而皇之的进入了大明,大举的赚大明的钱。
而帝国则是不同,即使它四面环海,到处都是港口码头,但是他依旧在各地设立了税卡和关卡,设立了大量的国税局,专门负责收税。
他们对于持有国家级正式文书的使节还是保持最大的敬意,是不会收税的,但是这些使节你想携带大量的货品进来确是不行,你带着少量的货品,他们不会在乎,但是如果你带着大量的货品来,南洋帝国的国税局他们是照收不误。
南洋帝国的国税局,他的势力可是非常的庞大,而且在南洋帝国境内,他们是有很明文的法律的,那就是没有人可以免税的,只有那一小撮的顶级贵族可以免。
这些顶级贵族他免税指的也只是免他个人而已,也就是说即使是李国助郡王他亲自来,也只是免了李郡王的税,他身边的人就不能免,所已如果想打着李国助郡王的名义进行偷税漏税,那是不可能的。
要知道以南洋帝国郡王级的人物,他们那是不可能的,自己去干这些偷税漏税的勾当,所以基本上就已经杜绝了偷税漏税的这种习俗。
南洋帝国他非常的崇尚商务,人人都以经商以赚钱而为荣,没有人会像大明一样鄙视商人,鄙视那些做生意的人,只要能赚到钱,在南洋帝国都是受到欢迎和称赞的。
这也让做生意交税成为他们的传统习俗。
南洋帝国的商业空前繁荣,这也让他们的商税收入非常的丰厚。
南洋帝国的国税局虽然是挂在财政部之下,但是他是归国务院大臣陈鼎文直接管的,也是整个国务院系统里面最有油水的部门。
此部门的收入足以够南洋帝国正常的开支。
这一点在大明那是不可想象的,大明如此庞大的一个帝国,他的商业税少的可怜,那是因为大明帝国的权贵们他们都在带头的偷税漏税。
权贵们带头偷税漏税,其他人则是纷纷的仿效,就让他们这里偷税漏税成风。
但是男人帝国他是不会有这些情况出现的,不管你职位多高,如果敢偷税漏税的话,一定会一查到底,严惩不贷。
因为南洋帝国的米柱,他可是一个明白人,他可是知道商业税的惊人和恐怖,相比之下,在土地里面刨食才是真正的小家子气,小打小闹。
南洋帝国也都从来不不隐藏他们在商业税方面惊人的利润,这令大明方面眼红不已。
大明一直在进行的是禁海和禁止商业发展的政策,这一种政策基本上都是相当于他们的国策一样,因为这就是政治正确,但是现在这种政治正确也都普遍的受到了质疑。
许多人都质疑一点,那就是为什么大明收入这么的少,而南洋帝国他的收入却这么高。
为什么以前大宋的收入这么惊人,而到了大明他的税收却是如此的低,如此的浅薄,这是令许多人都为之疑问和惊讶的。
这也是大明朝廷无法否认,无法回避的问题。
这不单止是大明有识之士的发问,而且也是大明天启皇帝的疑问,他就在问一个问题,为什么大明五大市舶司的收入这么的少,但光是一个米利坚商行,它产生的商业税收都有这么的惊人,其中有没有猫腻,大家都很清楚很明白。
特别是孙承宗朱由检,他们从南阳回来以后,这一种呼声,那就更加的高了。
朱由俭和孙承宗他们去南洋,其实是为了谋取米家的帝国,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不过米柱非常有风度,没有深究,他们没有对他们进行赶尽杀绝,在让他们见证了南洋帝国的成立以后,就把他们放了回去。
以米柱跟朱由校之间的关系,他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