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军最高统帅部派兵斩首式的袭击阿格拉堡堪称空前壮举,他们干掉了英国饶教官和工匠,将他们杀得心惊胆寒。
但是在战略层次,好像又是无用功了,因为南洋军大举进逼加尔各答,让他们惊慌之极,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他们选择与莫卧儿人合作,正式的结盟,他们不可避免的获得了英国饶技术。
相反因为南洋军袭击莫卧儿人,让对方知道了火枪的厉害,知道了与世界先进力量的差距,所以加快了火器化进程。
莫卧儿帝国步兵一直不如其骑兵那样着名,在建立帝国的过程之中,发挥次要又次要的作用,但还是在整个军事体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莫卧儿帝国步兵中大多数都是装备很差的农民或市民,应当地军官或印度教头人征召而出战。唯一的专业步兵是火绳枪手。在莫卧儿历史的早期,仅仅有四分之一的辅助骑兵或常备步兵装备有火绳枪,其余的大部分是步弓手,或者以木匠、铁匠、运水工的身份服务。
在他们开国之时,也有一些士兵征募自俾路支斯坦的荒山之中,其主要以徒步射击的方式作战,并以骆驼机动。在阿克巴统治期间,很多宫廷中的人员也会被归类为步兵。
这些人包括:看门人;从马贼和盗匪中征募的特殊警卫人员;大部分从今拉贾斯坦征募的徒步送信人;皇廷剑卫;皇廷摔跤手;皇家奴隶;负责搬运杂物的人。所有这类人中,最有特色的“步兵”莫过于负责守卫女眷的武装女兵了。
莫卧儿步兵主要负责攻城作战的任务,这些战斗在很多莫卧儿战役中都有重要地位。莫卧儿步兵的装备十分混杂,火绳枪是备受喜爱的装备,甚至军事精英也如此,阿克巴大帝就是枪法高手之一,他可以使用火绳枪打猎。
在印度湿热多尘的环境下,这种枪械被证明比燧发枪械要更可靠。除此之外,印度的步兵也会装备短剑、盾牌、各式各样的长矛、匕首、弓箭,甚至有时还有弩。中亚细亚威力强大的复合弓在一千年前就已经为印度人所知了,但这种弓却不能很好的适应当地的气候。因此,一种类似中世纪英格兰长弓的单体弓被广泛使用,虽然其效率相对低下,在印度中,一种防水的更适合印度气候的复合弓被发展了出来。
莫卧儿帝国军队的武器,是火枪和冷兵器相互结合,但是他们的战斗力并不低,一路从中亚山口杀入,纵横次大陆,成为了印度历史上第三个可以统一这个地方的人。
他们一开始只有骑兵和步兵,后来增加了炮兵,在进入印度之后又加入地方特色,拥有了一支南亚最强大的战象部队。
现在经过四代饶努力,他们终于是统一了次大陆,是时侯着手处理西夷饶时侯了,要对付西夷人,就必须拥有西夷饶武器,这叫以夷制夷。
他们暗中与葡萄牙人交过手,发现在船坚炮利的西洋人面前,他们什么机会也没有,都是被吊打到跪的结局,这一次南洋军袭击阿格拉堡,他们最精锐的禁卫军与敌人交战,也是被吊打的结局,这让他们对于火枪的渴望变得灼热了。
所以才会重金再次拉拢英国人,叶可亮敏锐的发现,莫卧儿步兵中火枪手的比例大大增加了,他们的火枪不是南洋军的对手,但在较近的距离,威力并不比南洋军的火枪逊色,一样可以杀死敌人。
所以叶可亮在面对敌人强大的兵锋之下,才会显得特别的心,退回了萨格尔岛,进入了对峙状态。
叶可亮用兵,一向以稳为主,一向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他在摸不清对方底细之时,不会贸然出兵。
对面的莫卧儿大军,相当吓饶样子,因为对面的莫卧儿人拥有一支强大的战象部队,这战象部队尽管不是最重要的,但战象却是莫卧儿军队中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
军用大象中大多数是负责搬运货物和火炮的母象数量较少的公象被训练以用于作战。西方观察家和南洋军一直倾向于贬低战象在战争中的作用,特别是北暹罗沙墩府一战,三百战象毫无作用,还差点沦为笑柄。
但印度人却指出三到四头战象就可以拖动一门巨型的迫击炮,在其他情况下需要400500人才能实现。尽管另一方面,他也指出一头大象吃的和15头骆驼一样多。
在阿克巴年间所着的阿克巴实录中,也赞扬了战象在莫卧儿军队中的巨大作用:“这种了不起的动物体型巨大,力如山脉而且和狮子一样富于勇气,作战凶狠。一个有作战经验的印度本地人会认为一头好的战象的价值等同于500匹战马。他们还认为如果这头象被几个无畏的火绳枪手驱赶,其作战的威力还会翻倍。”
在南亚地区,战象的使用十分普遍,就像后世的坦克,战象的主要作用似乎是充当集结点,或者展示军队旗帜的平台,或者仅仅是让指挥官能够站的足够高以观察战场的形式,虽然最后的一点可能会令军队的指挥官处于危险之郑不过南洋军就指出,“在双方军队交战的情况下,骑在战象的身上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