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经努力和征战之后,南洋军的势力抵达了印度,踏足了这举世闻名的富裕之地,佛国之地。
不过在的印度可不是什么佛国之地,而是由回教徒统治的国家,他们的上层建筑是回教徒,底层则是印度教。
印度过于富饶了,引得列国如同觊觎肥肉一般觊觎,西方人东来,先是印度,然后才是华夏,南洋军当然也不能免俗。
南洋军势力向西扩张,立足于果阿,也有了染指印度之力,所以南洋军蕃理院一二号人物都来了,陪同南洋军蕃理院院正陈鼎文前来的,除了辛格师二万人之外,还有南洋军蕃理院次长周巡。
鼎爷只是只视察,而周巡将会担任果阿总督一职,负责西方军区,因为果阿处位南洋军统治地域最西部,他们在此成立西部军区,总督周巡、司令辛格,这么高的配置,是因为他们必须把这里打造成为对抗西夷饶前线基地,也要打造成为染指印度的基地。
南洋军在印度洋地区的势力,比之葡萄牙人和荷兰饶势力,只强不弱,他们并不满足于只是占领几个贸易点,而是希望可以攻占更多的地方,控制更多的地盘,这才有周巡这位大佬出巡地方,也只有周巡这种级别的大佬,才可以协调海军,让海陆配合,发挥更大的效力,占领更多的地方,获得更多的好处。
米柱一开始的计划之中,真的没有打次大陆的主意,他的目标是澳州,自始而终,只是澳洲,距他们最近又未经开发且资源丰富的大陆,只有澳洲了。
至于印度,那是可以和大明相提并论的巨型帝国,苏丹为皇帝,这是处于上升和和扩张期,他们不找南洋军的麻烦就偷笑了。
不过米柱也料想不到,他们会发展得这么快,成绩这么骄人,迅速控制马六甲海峡,横扫东南亚,在穷追敌寇的情况下,他们突飙猛进,攻陷了科伦坡和果阿,在理论上具备了染指次大陆的实力。
即使他们不染指和干活次大陆,他们也可以像葡萄牙人一样,控制了几个地方,获得贸易特权,然后在这个国家上大做贸易,像是粘附在这国家身上的吸血鬼,吸取他们的鲜血和养份。
任何一样的营生都是油水十足的,用民间的话,这就是泼的富贵,在米柱己在犹豫,蕃理院己经鼓噪起来,叫嚣攻占印度,统一南亚的口号。
蕃理院十二位部长共同的签署了一份绝密备忘录,这是只有部长、军队中师级指挥官才有资格阅读的资料。报告指出:“欲称霸东方,必先控制马六甲,欲称霸世界,必先控制印度,以南洋军的地缘,缺乏纵深,也意味着任何一个海上强权,可以对他们进行全面的攻击,印度在手,才能背靠大陆,抵御来自海洋的攻击。”
这是重大的战略调整,米柱未免有些犹豫不决,李暮问道:“夫君与本宫,与有婚约,为什么还是迎娶了张嫣?”
米柱道:“在谈国家大事,何必吃醋?”
李暮还是坚持的问:“为什么?”
米柱道:“如此漂亮女人,岂有不追求之理?难道让之便宜别人?”
李暮道:“家事尚且如此?国事不也一样?印度不是大明,你可是与印度皇帝没有交情,没有什么约定吧?”
米柱道:“没樱”
李暮道:“这不就结了?”
李暮之野心,比之米柱,更加的疯狂,如果他有米柱这般强大的军力,即使不向大明下手,也会直接的攻下越南、老挝、柬埔寨等藩国。
米柱则在权衡此事之得失,好生犹豫不决,这意味着他们战略方向的调整,他们没有能力同时对澳洲开发和征伐印度,必须有所取舍,最少有轻重之分,这是真正的战略大事,牵涉着许多的调整。
南洋军底子太薄弱了,稳打稳扎,逐步南进才是老成稳妥之举,他们如果在印度征伐失败,这将意味着空前的失败,甚至会令他们陷入崩溃的局面,这种局面,不是米柱想见和害怕的,所以米柱十分犹豫不安,难以下决定。
印度,举世闻名的古国、富裕肥沃的佛国之地,在历史上,华夏对印度的称呼几经改变。西汉译为羌独,东汉称它为竺。唐代玄奘则仔细探讨了竺的名称,放弃了竺、身毒、贤豆这些名称,而根据当地发音,称做印度,印度人自称婆罗多。
古代印度,乃是神奇之地和佛祖诞生之地,在幅员辽阔的南亚次大陆,曾在数百年间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状态。
孔雀王朝曾经统一过印度,并产生了古代世界的伟大统治者之一,即着名的阿育王,公元前二世纪孔雀王朝解体后,印度分裂成不计其数的邦国。许多地方权贵对众多大不等的中王国行使着不同程度的控制权。富有野心的统治者们时不时会试图巩固他们的领土,建立一个辽阔而强大的国家,但他们的努力总是以失败告终。
一个最好的例子便是笈多帝国,该帝国在四世纪和五世纪一度很繁荣,后来崩溃了。
1482年一个叫巴布尔的孩子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