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华夏处于相安无事的状态。
在这样的状态下,中原王朝便不会花费巨大的代价向东南亚进军,太祖皇帝朱元璋曾“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不自揣量,来挠我边,则彼为不祥。彼即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犯,亦不祥也。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
另外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华夏的儒家文化也很难在东南亚传播,实际上,儒家文化向周边地区的传播也仅限于日本、朝鲜、越南,远远比不上基督教文化、印度文化的传播范围。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儒家文化就是最适合东亚季风气候下的农耕民族的,出了东亚这块,就和别饶生活习俗格格不入。东南亚地区古代大多数地区成为了印度文化的影响范围,原因是印度的宗教文化更有扩张力,对农耕民族、草原民族和丛林民族都适用。
那华夏能不能通过一些特别手段向东南亚扩张呢?实际上是可以的,但是必须采用海洋民族的方式。也就是当华夏的人口膨胀后,社会尖锐时候,政府就鼓励人们移民海外,在无政府之地建立殖民据点,进行开荒。如此,既可以减轻内地和压力,又可以加速东南亚地区的开发。
不过,华夏作为农耕民族,历来都担心人口流失,从未想过殖民。例如当年郑和下西洋,遇到海外华人,都是希望让他们回国,否则就是朝弃民,不然就不会太客气了。
在华夏的传统意识里,离乡背井,远赴海外谋生,是背弃祖宗的不孝之举,所以若非是在本地活不下去,混不下去,是不会选择去海外的。
大明这二十多年处于冰河期时代,灾人祸不断,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人去海外,而且米柱在组建军团时,也被人讥笑为次子军团,这可不是什么好名声。
现在大明的问题是人口过剩,土地兼并,危机严重,米柱总算是利用了这一时机,成功的拉出了不少的人,通过官府的行政命令和对官员的贿赂,他们将会拉出更多的人马。
这一点很重要,他新组建的南洋帝国,必须是以汉人为主体,他可以构建一个全新的民族,叫南洋民族,主体是汉人,并收并蓄,可以把马来人、暹罗人、印度人、阿拉伯人、西洋人融合在内,但是必须的以汉人为主体,才有凝聚力,这民族才会强大和长久。
这也是米柱目前不称王,对大明臣服纳贡的主要原因,他希望可以获得更多的人口资源。
东南亚和海外既是大明眼中的化外之地,他们南洋军取而代之,又有何不可,家中人口多了,总有人需要外迁不是?分家产自立门户也可以通过和平演变的方式,不一定需要争吵和刀兵相见吧?
米柱的规划是,南洋军是大明的次子,没有机会继承家业,便另觅他处,另创家族产业,这是有传承关系的,南洋民族是大明民族的后裔或者衍生民族。
这一点与原世界里的大英帝国和米利坚的北美民族差不多,只是他们一开始便决定好了,必须自立门户,自力更生,而不是倚仗大明虎威,扩张大明海外势力,他们一开始就是有了明确规划,所以拒绝了大明官员和军队的进入,以防以后出现驱逐的问题。
南洋军必须有目标,行事必须有规划,才能在南洋这险恶的地方生存,米柱就是南洋军的灵魂人物,负责制订战略,领导大家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