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07章 推销  明末之伟大舵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叶向高道:“米督计划怎么做到这一点呢?”

米柱道:“南洋!”他让人拿来了万国堪与图,在澳洲和南洋一指,道:“大明既然己无闲田,这里地大物博,就将百姓往这里迁移。”

叶向高道:“下南洋?”

米柱道:“正是!”

在元明时期将东南亚一带称为南洋,其地理范围大致包括马来群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有些具体时候也包括中南半岛沿海、马来半岛等地。

唐宋以后,随着相关技术的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罗盘针的发明、造船技法的提高、气象的侦测、地图的绘制、航路的勘探以及华夏东南沿海地区手工业和商业的日益繁荣,这些进步与演变均为海外贸易事业的深化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另外,明代浙闽广地区的土地兼并十分激烈,尤其福建地区可谓是“三山六海,田居其一”,浙南广大地区也是“山多田少”,可供开垦的荒地不多山,失掉土地的农民经常流离失所,外出经商或务工是一条较好的谋生道路。而在这些外出谋生者中,又有不少具备资本的人积极参与到了海外生活和海洋贸易。福建、广东成为前往南洋移民的主要输出省份。

华夏历代不断有移民走向海外,出海谋生的冉南洋去的最多,尤其有明一代,大量汉族移民涌入该区域谋生、定居,历史上称之为下南洋。大明朝初年,在旧港地居留的汉人约有数千人,在爪哇的杜板、苏鲁马益和新村等地也有中国人数千家。除去旧港、爪哇等地外,在美洛居、勃泥、吕宋等地,都有大批的中国人定居。

到了万历,在南洋的汉人更为增多其中吕宋已多至数万人。其中有不少娶妻生子繁衍后代,世代在南洋地区居住生活。远道而来的汉人,把来自华夏大陆的耕作技术、史书典籍、礼仪伦理带到南洋,极大地促进了南洋地区的发展与文化物质交流,汉族还曾在南洋地区建立过一系列的政权。

大明朝的商人把瓷器、丝绸、铁器和金属货币带到了南洋同时收买当地的胡椒、谷米和棉花,发展了中国和南洋的商业关系。留居南洋的汉人,从华夏带去了铁锄、铁犁、制糖和采矿的工具,带去了茶种和培植胡椒的方法,还和南洋的居民共同开发了大量的农田和矿场。纵观大明时期,虽然朝廷屡有海禁政策,但华夏百姓前往南洋定居谋生的浪潮始终未曾断绝。

在原版直至清代末期,仍有大量移民前往东南亚各国。迁移到南洋的华夏人对南洋的开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同胞中也有不少心系祖国,后来以华侨的身份支持国内革命与反侵略战争,毁家纾难在所不惜,成为近代华夏历史上不可忽视的一笔。

叶向高乃福建人,当然知道什么是下南洋,这是当地许多百姓,无奈的选择,但这只能解决一家一户的问题,对于解决国家级的问题,有作用吗?

米柱道:“王朝不过三百年危机,其实就是土地和人口危机,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上,下面的百姓活不下去了,只有选择造反,重新洗牌。”

叶向高道:“人离乡贱,将百姓弃之海外,就是米督之良策?”

米柱道:“澳洲乃下官封地,下官有朝一日,也会前往簇,百年归老,子孙后代,在此繁衍生息。”

叶向高道:“某以为澳洲只是名义上的封地。”名义上多封地很正常,封地远在千里之外,官员在朝中当官,只派家人下人在封地治理。

米柱道:“我父子己封无可封,赏无可赏,自古帝王驭下之术,封无可封,赏无可赏,唯有赐死,我们父子不想这样,唯有移居海外,道不行,乘槎桴于海。这是不错的选择。”

叶向高道:“米督之意,是让朝廷将百姓往自己封地上移?某知南洋,海路遥远,险抯无比,百姓为什么去?”

米柱道:“来了每人就有三十亩地,子孙世袭,代代相传。”

叶向高道:“一人就有三十亩地,确可以吸引许多人,然而别人凭什么信你,人处万里外异域,官府翻脸无情,百姓徒呼奈何?还能自己走路回来?”

米柱道:“阁老应该听荷兰东印度公司?下官将采用同等的方式经营南洋。”

荷兰饶探险船于十六世纪末期开抵印度洋,发现了南洋群岛上丰富的物产和资源。野心膨胀的荷兰人暗中发展军工业,没过多久,便以绝对的海军实力向世界证明,荷兰才是这片海域上的霸主。

在最初了解到荷兰东印度公司时,许多人对这个名字产生了误解,认为:该公司是荷兰针对印度殖民行动建立的机构。显然,荷兰饶野心比笔者想象的更大。

荷兰人觊觎的是整个东印度洋乃至全球的殖民地,在荷兰人来到东印度洋之前,世界上并没有印度尼西亚这个概念,这个词语亦是荷兰殖民者发明的。第一批荷兰商人启航后,在印度洋获取了丰厚的收益。商人们在这片海域低价收购商品,以数倍的价格向欧洲国家兜售,荷兰人每次交易可以获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