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57章 风向  明末之伟大舵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林丹汗是一个聪明人,作为一个草原上生活过的人,他明白一点,人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他失去了军队和领土,还让明军俘虏了,唯一可以自保的,就是合作。

他这黄金家族嫡系血统,是十分高贵,在草原牧民之中有很强的号召力,不过也害怕明军忌惮这一点,有号召力不是?死人可就没有了吧?杀个精光,就不会怕后患无穷和野心家挟子令诸候了。

所以,林丹汗也有很强的求生欲,他表示愿奉大明皇帝为兄,为可汗,他将拿着传国玉玺、率领十几万军民,以蒙古帝国三十五代大汗的名义,向大明皇帝俯首称臣。

这酸爽,这风光和荣耀,那个皇帝不想要,那个臣子不想为皇帝做到?明朝文人讲究的是:了却君王下事,嬴得生前死后名。”一个死聊林丹汗,可不会为大明帝国的皇帝带来这些。

所以林丹汗主动提出合作,为他自己,也为了木钟娜还有她肚子里的孩子。

至于黄金家族的荣耀、大蒙古帝国的荣耀,他暂时顾不上了,他人都死了,还有什么荣耀可言。

这是一个血统决定一切的时代,也可以是拼爹的时代,以大明为例,即使你立下再大的功劳,也不可能封为王,徐达、常遇春等生前封国公,死后追封为郡王,至于一字亲王,那是不可能的。

而皇帝的儿子就可以封为亲王,亲王的儿子可以继承,其它的儿子则是封郡王。

林丹汗作为蒙古帝国三十五代大汗,他归降之后,封一个蒙昏公、蒙古郡王都有可能,但考虑到血统稍差的土默特部俺答汗都封顺义王,一个大蒙古帝国大汗,封为亲王,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当然,这个蒙古亲王,必须圈养起来,作为大明与蒙古帝国友谊的像征,他有身份有地位,吃好穿好,类似于北宋那般,搞一个百王院什么的,他终生不能回蒙古,甚至是死后也不可以回蒙古。

大明是在蒙元帝国的废墟上立国的,元朝的势力并没有被彻底的杀灭,而是北逃草原,继续打着蒙古帝国的旗号,在法理上,蒙古帝国依然存在,但是在林丹汗向大明皇帝跪地献出传国玉玺那一刻,他们是完蛋了。

这是一可以载入历史的事件,每一个人都与有荣焉,所以对于米柱上奏,所请策封林丹为蒙古亲王,内阁朝廷略一犹豫,还是同意了。

至于其它几大部,卫特拉部、土默特部、察哈尔部、喀尔喀部、科尔沁部、乃至东北的叶赫部,最多只能是贝勒,不能为郡王。

贝勒是东北、蒙古一些部落对首领的称呼,可以理解为王,因为他是在大汗、汗王之下,对应大明,也是在亲王、郡王之后。

而建州女真,从米柱到朝廷,都不接受投降,也不接受议和,只有死战到底,直至一方灭亡。

米柱是有他的原因,朝廷也有,那就是冒犯大明威者,虽远必诛。

米柱和徐光启有了皇帝和朝廷的默许,他们的招降更加有力度和效率了,手下有兵又有野心的,自然想在大明那里谋一官半职,而那些老弱病残们,听发路费和粮草回家,十分心动,他们不敢想可以在大明那里谋官职,只想回家,能回家就好。

明军一直在进行骚扰式进攻,但是他们也在营门之外宰牛杀羊,只要放下武器高举双手过去的,马上吃肉喝汤,然后成为光荣的俘虏一员。

在蒙古军大营,许多人饿得受不了,便往明军军营跑,一开始是偷偷摸摸,到最后则是光明正大的,不想死的,不想混的,就往明军军营跑,他们不知道带进军营之后是杀是剐,但至少是饱鬼,可以在营门大吃大喝一顿再,两半时间共有三万人来投,都是老弱病残为主。

蒙古军剩下不足十五万人,都是一些有想法,有野心或者负隅顽抗的,对于这一些人,明军也绝不手软,四一到,立马发动进攻,不会留情。

在第三下午,蒙古军营大哗,里面喊杀声冲,双方在营里火拼,撕杀声、弓箭破空声,马蹄踏地声、惨叫声数里外可闻,双方都出动了骑兵,许多帐篷粮草被烧,浓烟滚滚,飘出老远。

原来是科尔沁部的四大万户长带领部民们准备起义,被马里卓图带人来抯止,双方一言不合,这就打了起来,双方现场火拼,打得十分血腥热闹。

本来马里卓图的联军占上风的,他们人多势众,压着科尔沁部打,眼看就要包了他们饺子,谁知明军突然出兵,五万骑兵齐出,压着他们打,蒙古人没有办法,只好撤兵以拒,他们这是眼睁睁看着科尔沁部的人撤退,然后投入大明军营之郑

科尔沁部大军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他们如同凯旋归来的大军,明军将士对他们抱以极大的欢呼声,欢迎他们弃暗投明,大家化解了一场争斗,既然没有争斗,大家就可以做朋友。

好一派和谐的场面。

科尔沁部在寨桑的带领下,百户长以上军官齐齐拜见了米礼义总司令,并向他交出了佩刀,以示臣服之意。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