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9章 不好对付  明末之伟大舵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冬蒙古牧民过冬是件大事,牧民住蒙古包,穿的都是羊皮、羊毛、貂皮等制成的衣物。御寒方式为生炭炉子、烤火,外加衣物的保暖,吃羊肉、喝酒也有助于御寒。

蒙古包是草原上一种呈圆形尖顶的穹式住屋,由木栅撑杆、包门、顶圈、衬毡、套毡及皮绳,鬃绳等部件构成。

但是过冬并不是单单的过冬这么简单,而是生死存亡的大事,草原畜牧业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冬的雪灾,至于那些什么蚊灾、鼠灾、黄灾都是事一桩。

牧民过冬,须得防备的是灾人祸方面。

蒙古草原高纬度,高寒,过冬是牧民面临的最重要课题。现在度灾的方法主要是盖棚圈和准备饲草料,但是牧民认为这个方法虽然短时间有效,但是长期的会让牲畜体质下降。家畜要想度过雪灾,最重要的还是自己要有膘。

从春就要开始忙抓膘,春要抓基础膘,不能把牲畜放在离水太近的地方,要让牲畜吃枯草,不要着急吃青草。枯草有油,从前蒙古人穿着皮靴子在枯草多的草地上走,能给上油。枯草吃掉以后,正好利于青草的生长。夏抓水膘,要在河边放牧,让牲畜多喝水。夏最好不把牲畜放在草太高的地方,草会划破羊蹄子,让羊蹄溃烂。秋抓油膘,让牲畜多吃草籽,草籽里饱满的营养能让牲畜长膘。

秋是最关键的,秋这块地要从前一年就开始准备好,根据草的长势,要长势好,营养丰富,不能打草,这样秋季牲畜吃这块草就能很好地过冬,过春。秋草场上有一种植物非常重要,就是山葱,山葱特别能帮助牲畜上膘,而且还有丰富地水分,可以15不给牲畜喂水。这样牲畜身上的水膘就变成了油膘。

到了秋牧民还有一大堆看油膘的方法,都是胖胖的羊,牧民却能通过羊跑动的姿势,羊哼哼的声音能看出谁的是水膘,谁的油膘真正好。牧民也会把宰杀的牲畜拿来比试,肉在火上烧,响声大的就是水膘。

草原不同于农田,有一块地就可以种,草原是一个综合运行的系统。比如,克什克腾旗地质非常丰富,有沙地、草原、碱滩、湖岸湿地、河滩地、林地、林间草地等很多种类型。养牲畜是不能靠一种草来养的,这就好比人要吃蔬菜、水果、粮食,还要吃咸的、甜的、苦的、辣的、油大的、清淡的……

四季抓不同的膘需要不同的草场,这也是牧民不断搬家的原因。

草原人在这片草原生活了千年,祖辈流传下来的知识足可以让他们应付这恶劣的气,但复杂的人祸才是最难应付,最灾预料的。

草原上以部落划分,同部落之间都有矛盾和冲突,不同部落之间,这矛盾是大了去了,有如仇担

在冬里,既要预防恶劣的气,又要防备敌饶偷袭,这敌人有可能是马贼、土匪、建奴、明军,甚至是鱼目混珠的自己人。

这些年,明军被收拾怕了,很少敢冬季出塞,所以他们有些大意了,谁知就是这么大意,王都都让人端了。

察罕浩特平时的人不多,主要是大汗的护兵和部落,现在冬来了,气寒冷,许多人赶着牛羊,去城里过冬,这里有房子住,温暖又安全,连察哈尔八部之中,都有许多有钱的老爷酋长们赶着牛羊,搬到城里过冬,这让察罕浩特至少比平时多了三倍的人,就是这么一座让他们引以为傲的城市,被明军偷袭了,一窝端了,这也太惨了。

在冬被人灭了,在草原是最惨的,但这也是见惯不怪的事,古代的犬戎、匈奴、柔然、鲜卑、突厥、甚至是契丹,他们都在这土地上生活过,现在他们又在那里,死亡兴旺,草原上比中原的汉民见得更惯,人生于地间,是要付出代价的,马里卓图现在贵为察哈尔七部盟主,却是一点也笑不出来。

察罕浩特在被明军攻破三后,终究是有一些牧民翻山逃了出来,告知了一些城里的事。

明军控制得很好,戒备森严,经营得像铁桶一搬,许多人想逃出去,都让他们一一杀死,明军在城中实行保甲制,连坐制,一人犯事,全甲连坐,一甲有事,全村遭殃,犯了事的,一律赶往城外服劳役,不是冻死就是饿死,但城市这么大,还是有一些人逃了出来。

不过这些人所知有限,他们不知明军有多少人,多少兵马火枪,他们只知领军的是东北战区总司令米礼义,有车营、骑兵、步兵,有大炮,攻下了王宫,拿下了他们的大汗、沙巴尔呼图克图,两位理政大臣,大汗身边的将军被杀死,然后就没有什么了。

马里卓图更加烦恼,脸上的皱纹更深,像是愁着没了牛羊怎么过冬的老牧民一般愁苦。

在草原上,不一定数人头才知对方有多少人?可以看对方营地的大、土灶的多少,拉了多少马粪,马车的压痕等等判断对方人马的多少,但是汉人十分狡猾,对这些清理过,不知他们有多少。

现在马里卓图只能通过对方的营盘及控制范围,知道对方有多少人,明军不会超四万人,但从探子反馈回来的消息,他们人人配甲,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