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西的战略力量消耗殆尽,他们发动了两次十万大军以上的征讨,以失败告终,别看他们号称有四十八万兵,这是相当夸大,目前这么巨大的损失,不是水西安氏,就是大明也受不了,他们为什么放弃水外六目之地?无力守了,甚至他们的十一则溪之地,也因为大量损耗兵力,而无力相守。
水西山高路远,但水东宋氏的十二马头之地则没有这么好运了,马祥麟率领大军,一路平推,横扫过去,谁挡灭谁,预计十日之内,将全部平定。
亓诗教的大军进入遵义府,攻陷了遵义,斩杀永兵军大将奢祟梓,大军正在赶来,他们将在四内抵达,界时明军在贵阳的实力彻底占优。
米柱以一万大破叛军十二万,威震西南,令各地土司人人自危,如此强悍之武力,令人难生抵抗之心。有他坐镇于此,那些有二心的人受到了极大的震摄,贵阳一下子稳定下来。
米柱将自己的行辕设在贵阳锦衣卫所内,而不是什么罗甸王府、巡抚衙门、都司衙门什么的,这是明他是厂卫一系最高领袖,自然必须站在厂卫这一边,不属于朝廷或军队体系。
自知曹随出事,他率领骑兵部队星夜南下,一为救曹随,二作为增援部队,防止危机扩大,他是实权在握的厂卫提督,又有财权,可以来去自如,不过在现在的体系中,他依然在亓诗教之中,毕竟对方才是名正言顺的四省总督。
米柱坐镇贵阳,八府知府中的六个都亲自来拜见,经此一役,水东的武装力量解决,就是砧板上的肉。
水西武力也被解决,没有二十年恢复不了旧观,但他们不是砧板上的肉,原版历史,水西安氏参与奢安之乱,最后失败了也只是割让水外六目之地改土归流,对于处在偏远的大方,还是没有什么办法。
大明可以打垮水西兵,但要统治这一片土地,并不容易,尼人在此,扎根千年了,深深的扎根在这土地之上。
因此为了分化当地势力,维持西南各地理板块的相对稳固,一直到本朝永乐年间中央王朝都把贵州一分为三,由湖广、云南、四川三个行省管辖。如此一来,增大了贵州各地的沟通成本,使这个重要的地缘板块不会被一支起义力量很快裹挟。
但分散式的管理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贵州地区的控制权问题,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加大了对贵州完全控制的难度。被分而治之的当地土司互相不服气,贵州地区没有足够有权威的话事人。至于对来自湖广、四川、云南督抚的政令,土司更是无心响应。
而且各土司居住在同一片土地上,由于土地、水源、人口等问题难免产生大量龃龉。在中央对少数民族事务不了解的情况下,调解往往归于枉然,这些纷争演变到最后就成为了战争,因此尽管处在各中央政权的统一管理之下,贵州各地实则如同春秋战国一般纷乱。
如果中央政府插手过多,少数民族领袖则一言不合就翻脸造反。为害最重的一次,就是着名的杨应龙播州叛乱。这场叛乱由播州开始,席卷了西南大部,耗时良久,被称为万历三大战事之一,进一步推动了大明的衰落。
地头蛇一般的地方土司使得历代朝廷都有改土归流的想法。
但是贵州除了东部地区的思州因靠近中原生产力尚好外,其余由大土司世袭统治的地区因山高坡陡,交通不畅,土地贫瘠,农业技术落后且经济贫困,改土归流的收益不抵开支,这个计划也就一直未曾实现。
本朝算是做得最好的了,设贵州行省,于朝廷直管之下,灭掉了四大土司中的三个,只剩下水西了,水西的问题到了彻底解决的时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