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政兴化,必在推诚忘己济人,不吝改过。朕嗣服丕构,君临万邦,失守贵阳,越在草莽。不念率德,诚莫追于既往永言思咎,期有复于将来。明征其义,以示下……。”
第二早朝,有资格上朝的文武大臣全部上朝了,今的气氛很怪,连四大阁臣和军机大佬都低着头夹着尾巴做人,可以趾高气扬,昂首阔步者,唯有赵邹二位大人及言路诸官。
果然,皇帝一上朝,就命人宣读罪己诏,他面无表情的听着太监高朗颂,及至念完,由司礼监用印,内阁用印,然后由皇帝领着群臣,前往太庙宣读一次,最后还要去承门,向内外诸臣,再读一次,个中羞辱难堪,只有朱由校方知。
他们刚离开太庙,准备起驾前往承门,东厂千户李铁急急来报:“报!贵阳飞鹰军报!”
众大臣一愕,灾难还不尽,还有更大的惨败和羞辱不成?
朝中己知米柱抵达龙场,并与马祥麟的部队汇合,策划一场叫龙修战役的战斗,对方有兵十二万,所有的人都不看好,差别只是米柱如何输得体面些,在亓诗教大军未至前,贵阳的局势不会好转。
亓诗教的大军在那里呢?据在遵义府一带的山路转悠。
现在报得这么急,怕是又出事了吧?
李铁迅速上前,正欲一掀下襟,行三跪九叩之礼,朱由校道:“吧!”
李铁高举折子,大声道:“米柱提督率部在龙场和修文一带与叛军展开决战,大明皇军以一万人大破叛军十二万,生俘七万,阵斩三万,逃亡者不足二万,我军乘机收复贵阳,贵州局势复稳,米柱提督将此战命后为龙修战役。”
这只是口语,真正的奏折自是另有一番词。
此番话一出,全场针落可闻,许多人愣若木鸡,朱由校也呆住了。
从旁伺候的魏忠贤忙将奏折取来,挮给皇帝,他倒是想亲口读,可恨者是不识字。
朱由校用颤抖的手接过,入目是米柱端秀圆润的字迹:“辛酉年夏七月十八日,职部率皇家卫队、陆军、黑水卫队合计九千八百人与叛军于龙场、修文一带展开决战,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然三军深受皇恩,誓以必报,战前三军将士高唱战歌,誓以必死,与敌俱亡报效国家,幸仰荷庥,又得朝中叶公、韩公、刘公、孙公、熊公指示机宜,战略得当,将士用命,大破叛军于龙修一线,阵斩三万,生俘七万,贼酋安千秋、宋万化狼狈而逃。附战报一份、立功人员名单、阵亡将士名单统计中,大明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由校乐得手舞足蹈,道:“大捷!前所未有的大捷呀!”
熊廷弼也凑脑袋过来仔细看,他忙道:“此战以一万大破十二万,可列入本朝十大以少胜多战役,维新决战千里,真皇上千里驹也!”他与米柱算是穿一条裤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米柱打了这么一仗,算是给大伙争了面子。
群臣们争相传阅,孙承宗接过奏折,当众高声朗读,王体乾向魏忠贤道贺:“魏公家出了一个好孙婿!”
魏忠贤也是极为欢喜,道:“儿辈算是会办事了!”他对赵南星冷笑道:”太宰大人,维新没别的本事,就是会写诗、捞钱、打仗,大人京察时大可以这么写!”
赵南星和邹元标等面红耳赤,羞惭得无地自容。
皇帝下罪己诏,乃庄严肃穆之事,他们当庭宣读,告之太庙,诏告下、咸使中外臣民与闻,这是国家大事。
但是现在活生生闹成了一出闹剧,像猴子戏般搞笑。
袁应泰越众而出,长拱到地曰:“臣左都御史袁应泰,弹劾赵南星、邹元标狼子野心、欺凌圣上、赵、邹二人大奸似忠,大恶似直,假借道德之名,行不可告人之事,乖张霸凌、巧言如簧,陷皇上于窘地,伪罪诸加于皇身,非人臣所为,如此狂悖之徒,不逐出朝廷,下臣民不服!”
袁应泰名为总宪,主管御史风宪,在以前那是御史中丞,牛之极的官儿,但是大明言官权力大,这就注定没有人可以控制言路,袁应泰作为总宪,最多可以令过半人听命于他,各位大佬都会把手往言路伸,都察院是山头林立,各有各的靠山,别看一御史品衔不高,刚起来时可以令大佬也下不了台。
这次由言官挑起的政治风暴,大到左右民意,迫令皇帝下罪己诏的地步,他们兴风作浪,挥斥方酋,令袁应泰大为气愤,总宪者居中调度,从不会下场弹劾人,都是指使一爪牙挑事,然后群狼涌上撕咬,现在袁总宪亲自下场,这可是非同可,连赵南星和邹元标也脸色为之一白。
他们以仁义道德君子自居,现在别人用这一招对付他,他是无话可了,也是知道厉害了,感觉无力抗衡了。
这是米柱打脸来得太快了,如果是迟几日,他们就可以这是罪己诏的结果,但是此时,他们只能这是打脸也太快了。
总宪下场弹劾,其它人纷纷附议跟上,一片痛打落水狗之势,连四大阁老都附议,这形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