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一十四章 开天辟地的精神  重写科技格局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策支持,另外宣布将半导体产业园区定在沪上松江区。

上午的会议结束后大家一起吃午饭,席间科技部领导过来单独敬了孟谦一杯酒,孟谦忙起身压低酒杯,“孟总,辛苦了。”

“企业的正常工作而已。”

“是你的光刻机给了大家信心。”领导把手压在孟谦的肩膀上,在孟谦耳边低声道,“就像你说的,现在做出这个决定还是有些仓促的,信心的建立是困难的,但信心的崩塌却是一瞬间的事情。

大风集团有什么困难,多沟通。”

孟谦心中一动,这话算是说的再直白不过了,这是国家已经在考虑要保大风集团这个引领者了,就像很多大企业因为涉及大量就业,快经营不下去了国家会出面救,而大风集团的重要性显然还不止是一个就业的问题。

还是那句话,这些年国家没搞半导体还鼓励私企搞就是因为真没钱,但国家在鼓励私企这件事上做的显然不够,企业也都畏首畏尾,没办法,谁都怕啊,几个亿几十个亿砸进去万一一点水花都没有怎么办。

到底是造不如买还是买不如造,用嘴吵是没有意义的,孟谦就是到处去给人灌输买不如造的思想也是没用的,关键还是要看结果。

这个年代的结果就是造不如买。

需要有更多的企业证明研发是可行的,是利润更高的,这样再加上谁都不想被卡脖子的天性,再加上国家的扶持,市场就被驱动起来了。

但首先要有企业站出来证明研发的可行性和盈利性,这就是大风集团存在的意义。大风集团现在光是靠卖知识产权赚的钱都超过国内一大半企业了。

饭后有一段时间是企业家之间互相交流,之后再开一个研讨会。

期间几乎所有人都来跟孟谦聊了几句,表示了后续想要进一步沟通的意愿,孟谦自然一一答应,刚才领导来跟自己说那些话,除了鼓励和支持外,另外一个意思就是要让孟谦拿了国家的好处之后那就好好支持国家工作,不然可就是不识相了。

普通人之间的好处都没那么好拿,何况是国家的好处。

“孟总。”在私聊的过程中,有一人来找孟谦的时候表情有些复杂,这个人就是贺荣民,跟其他企业大多相比曾经那一世都提前创办企业不同的是,贺荣民的企业却推迟创办,因为他的企业正是沪上微电子,曾经华夏的光刻机龙头企业。

因为沪上微电科的出现,让原本在2002年创办的沪上微电子并没有出现,但在2003年年初,贺荣民还是把沪上微电子办下来了,但这么一来,他跟孟谦就是竞争对手了。

“贺总,好久不见啊。”孟谦跟贺荣民握了比较久的手,他们之前见过一面,简单聊过几句,那个时候沪上微电子都还没创办。

“孟总这两天有没有时间来我的公司坐坐,关于光刻机的发展,想邀请孟总来做工作指导。”

“贺总言重了,有更多的企业一起攻关光刻机,这对国内光刻机的发展来说是一大利事,我很乐意去贵公司学习学习学习。”

“那明天如何?”贺荣民借势把时间定下来。

“可以。”

“那我就恭候孟总大驾了。”

孟谦也不继续客气了,“那就明天见。”

贺荣民走后孟谦又约了一些企业家,之后蓝星集团的任建信走了过来,表情严肃,“孟总,国家如果真的想把材料发展好,有些话就必须挑明了说。”

孟谦点头表示认可,在下午开始的研讨会上,当大家都不太想第一个提出问题的时候,孟谦和任建信举起了手。

两人同时举手则表示这个提议是两人提的,具体发言的人是孟谦,“意见中提到一个事情,那就是材料,相信在座的应该都清楚材料的地位,同时也清楚我们国家材料发展的落后程度。

为此我跟任总有四点建议,第一,严肃整治国内高校论文为上名誉为主的学术之风,清理刷论文刷头衔的学术做派,对于应用科学来说,风气不正影响尚且不是很大,但对基础科学,对材料科学来说,学风不正就永无出头之日。

第二,国内轻应用的材料研究现状有一个很关键的原因是没有应用环境,需要优先优化材料专业学生就业环境,提供材料专业学生充足就业岗位。

从经验来看,当国家同时扶持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策略时,企业多数会选择人才引进这种即时得益模式,但既然我们要做的是十年计划,那么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将远胜于人才引进。

所以在民企还不足以提供大量工作的时候,需要国家出面解决相关问题。

第三,意见中并未看到对材料设备的重视,但要发展材料,是离不开设备的,建议国家重视材料设备相关的进口政策及自研政策。

第四,严格控制国内原材料出口比例,严格调配材料资源用度,严格规范材料生产标准。

材料是发明之母,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