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4章 许非说(3)  从1983开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溢,笑道:“老实说啊,我真没想到理论性文章也有这么多人喜欢,还是您笔力足。”

“就是新鲜,读者图一乐,真让我搞理论还不一定能成。”

“谦虚了不是,行了不说废话,今儿来跟您商量商量出书的事。”

编辑取出一份合同,许非一瞧。

大意是,许非起码要写十篇,总字数不超过十五万,对方负责编纂出版,稿酬一次性付清。

在早期,作家不赚什么钱。

报刊、出版社都是看情况给,给完这文章就跟你没关系了,人家爱卖多少是多少直到两个人的出现。

一个是汪朔。

他最初是按字算,一个字五块钱,有家魔都的报纸约稿,一听2千字要1万,直接吓跑了。

后来又按版税算,这都懂。

另一位是郑渊洁。

头几年他还过得很贫苦,同时在16个报刊上连载皮皮鲁和鲁西西,但稿费微薄。

他就对负责人说,负责人表示,报纸那么多文章,你怎么确定是你的让销量增长了呢?

郑渊洁觉得有理,便决定自己办一份杂志,只连载自己的作品,并且酬劳按分成算。

于是童话大王横空出世。

十栋楼存信都不算啥,他还是建国以来第一个移动电话用户,最膨胀的时候穿500块钱一双的袜子。

这袜子用纯银做的,据说能杀菌去味。

而此刻,许非翻了翻合同,给的钱不多。他倒不差这点钱,主要想看看有多少人会买书,遂道:“酬劳能不能改一下,按分成算?”

“……”

编辑应该有准备,并未意外,问:“您想怎么分?”

“按你们的正常价,不用特殊。”

“可以。”

编辑直接又摸出一份合同,看来真想趁热打铁,免得让别家抢走。

许非一乐,也没看,刷刷签了字。

自个也神奇,你说我一三级美术师,怎么就成文化名人了?上哪儿说理去。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