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36章 盐漠败北  明末黑太子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不可能!”

当卡维尔盐漠战役失利的消息传到侯赛因的耳朵里之后,他根本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因为开始到结束,这场规模惊人的坦克大战也就持续了不到一个小时而已。

这可是投入了他五个月的心血,没想到如此短的时间里就被对方打得变成一坨坨燃烧的残骸了,怎能不让侯赛因震惊且恼火呢?

原本侯赛因认为能够在此前设立的三道防线上与明军主力对峙,说明朱慈烺还是忌惮自己的实力的,今后或许能够以战促和。

没想到等到三道防线相继被摧毁之后,己方装甲部队在野战时根本无法阻击对方的强势推进,实在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侯赛因早已遣人在通往德黑兰的主要道路上都大面积埋设了地雷,反步兵与反坦克的都有,还下令挖掘战壕,设立新的防线。

从眼下来看,在无法大规模消灭敌军的装甲部队的情况下,仅凭新防线多少让侯赛因心里感到忧虑。

之前的三道防线能够长时间的迟滞敌军的推进,是因为防空与反坦克火力齐备,能够重创来犯之敌。

如今再想弄出一条,甚至两条同样级别的防线,恐怕要召唤三个月的防空系统才能做到,可是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

卡维尔盐漠西北约一百公里便是德黑兰,几乎无限可守,唯一还算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必要时刻,将纳马克湖的大坝给炸掉。

让湖水泛滥成灾,将通往德黑兰的道路变成一片汪洋,唯有如此才能迟滞敌军的快速推进。

但这样做也意味着此前临时建立起来的防线,也会被湖水吞没部分,剩下的防线能否起到应有的作用就不得而知了。

自己淹自己,不到万不得已,侯赛因当然不会这么做,可是现在已经快要兵临城下了,淹与不淹只在一念之间。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在三个月之内,自己再也无力组织起上千辆坦克规模的大规模反击了。

波斯军工厂的产能根本无法与明帝国相提并论,更别说此前朱慈烺说他拥有三个大礼包了。

这就意味着对方可以投入的兵力,至少是自己的三倍,可能的话,或许会使五倍以上,因为还有法国与印加的协助。

原本侯赛因也力主引进了虎4型主战坦克的生产技术,但由于时间仓促,波斯本土的工厂只能暂时用从明帝国进口的散件进行组装。

根本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生产,想要彻底消化这种技术兵器,至少需要五年左右的时间。

反正同时引进虎4型主战坦克的奥斯曼、印加、法国、荷兰等国,在明帝国相关专家的指导下,其消化速度已经超过了波斯。

侯赛因有一个大礼包,里面召唤出来的“卡拉尔”主战坦克倒是性能相当可以,然而每天只有十辆,一年不过三千辆。

波斯军工厂还能生产性能较为落后的虎3型主战坦克,但这玩意已经跟不上日新月异的现代战争所提出的要求了。

召唤加生产,满打满算,波斯一年的坦克产量也不过八千辆,但在失去了大片国土,且都城受到敌军威胁之后,要实现这个目标已经完全不现实了。

本来波斯本土化生产就是相对而言的,因为坦克所需的很多部件完全依赖进口,譬如竹火炮、发动机、变速箱、光学仪器、火控计算机等等。

波斯工厂则负责生产炮塔、车体、履带、扭杆、车轮等部分,将自己生产的与进口的部分组合起来才算是一辆坦克。

在得罪了明帝国之后,重要零部件的进口也就被迫中止了,一切都要靠自己,眼下才是考验波斯军事工业的时候。

结果就是落后的型号可以自行生产,但下线也没多大用。

先进的型号大有作为,但是自己造不出来……

这主要得益于明帝国的武器出口规则,就是限制盟友立刻获得先进武器技术。

譬如虎4型主战坦克,必须在进口主要部件五年之后,明帝国才会派人教你如何制造主要部件。

五年之内要是擅自向第三方出口整车、零件、技术,那就没有以后的事情了。

用这五年时间,明帝国便可以升级虎4,并研发虎5,始终保持技术优势。

明帝国的盟友们也不会为了芝麻大的利益而放弃与明帝国的合作,上一个反例就是神圣罗马帝国。

在努力了好几个月,付出了惨重代价之后,所谓的回报却没看着……

此时后悔还来得及么?

侯赛因真的是不知道!

事到如今才发现收留师仁完全是一个天大的错误,自己更不该凭此与朱慈烺叫板。

由于本国的西北方向还在遭到奥斯曼军队的猛攻,所以现在侯赛因可以动用的装甲力量已经少之又少了。

大战三个月,波斯军队损失了三千辆以上的主战坦克,防空系统、作战飞机、水面舰艇更是不计其数。

东线从阿富汗开始,就一路败退,已经快要退到德黑兰城下了。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