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字”说明。
而第二天报纸上更是轰动开了——光是燕京,就有八九份报纸上看到了关于《舌尖上的中国》的报道。
或是评价,或是宣传,或是解说……总之撰稿人们连夜码字!
本来报纸之前就报道过,说夏天在拍纪录片,一拍拍了好几个月,导致燕京人好久都没看到他本人了。
现在这节目终于播出了,能不看看吗?
再说了,假期的下午,也没啥事,能看会儿电视多享受啊?
这一看可就给看饿了!
报纸上还提到:《舌尖》第一集播放之后,立刻就有无数家庭准备把晚饭提前了,而且准备吃点好的!
据说,好些卖肉的工作人员在这天下午,忽然迎来了一大波顾客,导致准备的猪肉根本不够!
就连大春两口子都吃了顿猪肉炖粉条!
第二天上午,《舌尖》第一集重播,而此时央台的工作人员也加班加点用土办法计算了收视率——燕京地区第一集就达到88%!
至于全国,刚上星也没办法有效统计。
但保守估计,全国得有超过千万的家庭看过《舌尖》!
此时国内的电视机保有量已经有1.4亿了!
去年我国电视机年产量已经到达了1934万台,甚至一度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电视机生产国。
而且因为各个城市的电视台纷纷成立,看电视已经成为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过央台上星这一天,基本上九成以上的电视观众看的都是央台节目——之前也是宣传了好些天了。
而在下午,观众们则完全被《舌尖》支配了——看完之后就饿了,准备吃饭~
接下来的几天,《舌尖》陆续播出,东北三集已经播完,现在“夏天已经出差到了长安”。
电视里夏天的发型和装扮都做了一些调整,让观众们潜意识认为这已经是东北之后好长一段时间后了。
而此时,《舌尖》的影响开始显现……
民以食为天,用吃饭的方式跟人民说一些乡土情感,大家都觉得极为亲切。爱看!
看食材的产出,看厨师的操作,看烹饪的过程,看夏天美美的吃~
看当地的景色和人!
听夏天在“心里”各种夸赞和感慨,听那夏天温润的旁白代替自己发表对当地的感慨和情感……
现在,几乎全国范围内的报纸都有报道这款现象级的纪录片。
前三集的东北区域,那更是喜报频传。
那边说是每天收视率超过90%!
甚至很多人找借口请假也要回去观看《舌尖》。
一些厂子干脆到点就休息一小时,专门把电视搬出来,让大家欣赏一下家乡美食。
为此央台不得不把《舌尖》的播出时间延后,放到了下午五点半,那时候已经下班了,别耽误工作啊!
而现在长安那边《舌尖》的影响力也在发酵,那边现在正在传唱夏天在《舌尖》第四集的插曲《遇见·长安话版》。
这首歌第一天从电视中放出,第二天就成了当地最火热的歌曲。
几乎所有年轻人都能给你哼唱几句。
很多人还凑到一起,你一句我一句的回忆,把整首歌的歌词和旋律都整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