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三大电影节其实是有明确的口味倾向的。
或许受自身城市发展经历的影响,柏林电影节向来对具有一定政治倾向的电影情有独钟。
而威尼斯电影节则更加青睐那些艺术性极强,寻常观众看了会一头雾水的先锋电影。
至于戛纳,他的包容性更强,从不抗拒好莱坞的电影人来戛纳参展,而且并不是单纯钟情于文艺片,许多具备艺术性的商业片同样能在戛纳获得不错的成绩。
从这个角度来看,《十七岁的单车》这种通过小人物的人生际遇批判时代局限性的路子显然搔到了柏林电影节的评委以及观众的痒处。
故而,他们得到了影评人的认可和掌声。
当天凌晨,柏林场刊给《十七岁的单车》打出了2.9分的现场评分,在入围主竞赛单元的23部电影里,排名第四。
这个排名让王晓帅莫名兴奋。
似乎是为了表现自身的专业和高冷,三大电影节的评委们时常有跟场刊“对着干”的情况发生。
很多场刊评分超高,被人认定是夺冠大热门的影片,最后往往只能拿到几個安慰奖。
从这个角度来看,拿个第四这种不算突出又能称的上名列前茅的成绩,似乎也预示着他们此番的柏林之行能获得一个还算不错的成绩。
…………
《十七岁的单车》的展映时间非常靠后,因此上映后没两天就迎来了闭幕式开始的日子。
闭幕式明显比开幕式要更热闹一些,整个电影宫灯火通明,前来凑热闹的电影爱好者和世界各大媒体的新闻记者几乎将红毯以外的区域堵的水泄不通。
这一次,想象中那种闪光灯闪个不停的情况真实发生了。
虽说大多数记者的目光仍旧集中在那些欧美的电影大咖身上,但在面对《十七岁的单车》这种在场刊中拿了高分的剧组时,记者们还是给予了这群自遥远东方而来的电影人们一定的尊重。
程瑜被闪光灯闪的两眼发花,却强忍着没有露怯。
和他一比崔邻就逊色多了,这货被现场的阵仗吓得腿肚子都在发抖,全靠程瑜拽着才没丢脸的瘫到地上。
临近入场的时候,程瑜听到边上传来了一声喊:
“嘿,jian!”
口音有些古怪,但程瑜还是听懂了,这喊的是他在电影中的名字。
他于是回头冲这位影迷笑着招了招手。
咔嚓~
边上的一位记者似乎是觉得这个画面还不错,当即按动快门使得程瑜的这次“回眸一笑”被定格了下来。
进场落座后不久,电影宫内的灯光一黯,场内也随之安静了下来。
主持人缓步上台,没有像程瑜记忆中看过的那些电影节开场一样各种讲段子说笑话,就那么干巴巴的宣布了第5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开幕。
紧跟着是评审团全体成员亮相。
这群人中有一张头发斑白,面容和蔼的华人面孔。
这位名叫谢飞,1993年凭借电影《香魂女》和李桉的《喜宴》并列获得了柏林电影节的最高荣誉金熊奖。
前半截公布的都是其他单元的奖项,剧组众人也听的漫不经心。
“……下面要颁发的是主竞赛单元的第一个奖项,最佳欧洲影片蓝天使奖,获奖者是……《亲密》。”
哦~!
现场忽然爆发出一阵喧哗,许多人都在因为这个结果而感到震惊。
三大电影节大多数情况下只会给一部电影颁发两个奖项,《亲密》获得蓝天使奖,似乎就证明他们在后续奖项的竞争力被削弱了一大截。
《亲密》的导演帕特里斯.夏侯一脸苦笑的上了台,简单发表了一番获奖宣言以后便又匆匆下了台。
又颁了两个奖项以后,就听主持人开口道:
“获得最佳新人男演员奖的是……程瑜、崔邻!”
唰~
霎时间,周围的无数目光都聚集在了程瑜和崔邻的身上。
崔邻已经完全愣住了,程瑜表现的稍好一些,和王晓帅一左一右的将他拉了起来,沿途经过《爱你爱我》剧组时,程瑜听到张振小声冲他道了一声“恭喜”,他也回给了对方一个微笑。
两个人带着翻译上了台,从颁奖人手中捧起那座小小的银熊奖杯后,由崔邻率先发言。
他此时的大脑里一片浆糊,根本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能反反复复的重复感谢剧组的大家和评审团。
或许自己也知道自己表现的有些拉胯,他勉强说了两句以后,便躲到了一边将话筒留给了程瑜。
程瑜虽说也是第一次拿奖,但毕竟是中戏的学生,又在片场历练过许久,不至于像崔邻那么拉胯。
略微调整了一下心神,程瑜没有选择用英语说自己的获奖感言,而是直接用中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