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尼拉出发,向北视察了三个府夏季稻的收成情况,现场见到的丰收景象,让郑国辉相当满意。
据政府估计
这一次夏收(注;南洋没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此时正值旱季,循北方神州惯例,“夏收”是为了便于区分,后续“秋收”与此类同)之后,便可以停止棉兰老岛粮食输送航线,结束持续补血的局面。
至7月底,统计数据表明;
向海南群岛大马尼拉地区先后输送了共计413282人,向宿雾群岛输送了179455人,两者合计59.3万余人(注;不包含1月和2月向外岛输送者19万余人)。
这些已安置的华人移民,为楚国增加了约110余万石粮食产量,足够今后5个月所需,尚有不少盈余。
即便下半年度,迎来更多的华人移民,以月均10万人规模计,亦可满足所需。
在进入每年12月的雨季前,下一季的秋收就会收割完成,粮食总产量还有一個暴增的过程。
楚王郑国辉在粮库门口,看到前来上交公粮的车队一眼望不到头,在嘱咐随行官员要提高效率,多开几个收粮通道的同时,心头也浮现出一丝忧虑。
不是愁粮食少了,而是粮食多了。
这种情况在他视察过的府县中,已经出现苗头,不得不引起重视。
如今每一周,都有来自棉兰老岛的大型运粮船队,进入海南群岛各港口卸货,全力支持“腾笼换鸟”的移民进程,为之提供坚实的粮食保障。
在棉兰老岛较为成熟的华人移民屯垦府县中,早期移民将多余的粮食都拿出来,卖给政府,能得到不错的粮食价钱。
几乎家家户户都能卖上两三千斤粮食,按照现在的粮价,一担150斤的粮食卖一块银洋,差不多能价值二三十银洋。
这笔钱还给皇家南洋银行,再加上卖点鸡鸭猪,卖点油和水果啥的,一年下来,凑个四、五十块银洋不成问题。
这就把下南洋99两白银的船票钱,还了有一半。
加上买媳妇的钱,赊欠农具,种子,牛崽羊羔猪娃子之类的钱,这样好年景的话,三年就能把所有的饥荒都还了。
可用不了多久,他们就笑不出来了。
等到政府通知,停止向宿雾群岛和大马尼拉地区运补粮食,那每家每户多出来的粮食,怎么消化就成了难题。
别以为不会发生,这是极大概率会出现的问题。
三宝颜知府董庆年在上呈的奏章中,忧心忡忡的就谈到了这个严重问题,并且列出了四个解决办法。
第一个,深化发展粮食加工业,包括制作米粉,米线,米饼,支持各种农副业,售卖糍粑,炸油条,蒸包子,打烧饼,炕饼,囊饼之类,多方面消化粮食产量。
第二个,发展农村养殖业,这里所指的并不是鸡鸭禽类,每个农户养点鸡鸭可消耗不了多少粮食。
而是以肉猪,水牛,驴子和骡子为主的大牲口,鼓励农户多养几头牛,多养几头猪,增产肉食品丰富市场。
这些大牲口不但是农业和运输生产中的主力,提高生产效率,也能消化大量稻草,米糠,豆粕和杂粮碎米,一举数得。
第三个,向海外市场出口。
今后前往大陆的移民航线,前往扶桑琉球等北方贸易航线,移民船队应该用粮食作为压载物,这是减轻粮食丰收压力的主要渠道。
第4个,适当增加土著苦役犯粮食配给,改善生活条件,降低当前苦役营死亡率过高弊端,避免大量劳动力无端损失。
内阁总理大臣李鹤章在奏章的末尾签署意见,是“防患于未然,国之干臣也,恭请陛下圣谕,此为当前紧要之事。”
李鹤章果然不愧是极富经验的肱骨之臣,曾为数万湘军统筹粮草钱袜事宜,对后勤生产的认知极深,一眼就看出了问题所在。
他在奏章中写道;
“……
以臣之见,此绝非危言耸听。
神州之湖广,素来为粮米丰盈之地。
其稻米亩产约二石左右,佃租6成,百姓五六口之家耕种十来亩田,每年仅得温饱,春荒时尚需采挖野菜度日。
若是旱涝灾害之年,则举村乞讨。
而我楚国地处南洋,气候温润,雨水丰沛,更是一年三熟的丰腴之地,稻米亩产约六石上下(注;一年三熟)。
一户三口之家,两个大人带一个孩子,以佃租六成计,交完公粮后,10亩田可得24石余粮,无论如何花用不完。
前者有海南群岛及宿雾群岛需要接济,农户多余粮食尽可卖出,换成银钱偿还债务,购买日常所需之物,尽可欢颜矣!
然则,上述两地移民即安,粮食生产遂迅速恢复,更胜从前。
棉兰老岛粮多难卖之事,早则明年夏粮收获后,迟则明年秋粮收获后,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