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8章全面建设热潮  吕宋风云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866年12月底,时间又过去两个多月

这两个月来

来自大陆的移民每月达到9.5万人次,主要输送目的地就是马尼拉群岛和宿雾群岛,前者占了七成,后者占了三成。

超过15万的华人移民抵达马尼拉周边城镇,迅速的完成安置配对工作后,大部分疏散到了乡村中务农,“腾笼换鸟”的移民工作进展的非常顺利。

如今马尼拉西北部,整個甲米地半岛和八打雁地区,业已全部完成了华人移民的安置,将当地所有土著按照既定规则进行了分流。

具体不做赘述

无非是男性土著分流进入了矿山苦役营抑或者营建苦役营,前者困于矿山一隅,后者负责桥梁,道路,码头以及农田水利建设,仅此区别而已。

土著妇女按需进入人口市场,由华人移民根据市场价格赊购,带回去组建新的家庭,扎根农村,发展生产。

现在的农业生产是第一位的要务,由于马尼拉群岛的剧变,当地农业生产在短时间内受到严重影响,产量出现了巨大缺口。

来自通州岛(注,原棉兰老岛)产粮区调运的运粮船源源不断抵达,持续给宿雾群岛和棉兰老岛供血。

南方粮食保证“腾笼换鸟”政策得到彻底且不打折扣的执行,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保持了社会稳定。

在华人移民持续输入的情况下,在12月底,拥有户主身份的华人总数达到138.3万(注;这一统计数字不含华人家庭中的土著女人),人囗增长显著。

而这一切

造就了大马尼拉地区如今愈加的繁荣,大楚王国征服海南群岛(注;原吕宋群岛)不足4个月,对该地区的改变几乎超过了西班牙人300年的殖民历史。

数十项大型基建工程同时开工,在充沛劳动力日夜苦干之下,联通海南群岛各府县的宽阔大路正在迅速延伸,几百座桥梁在兴建中。

来自通州岛(注;原棉兰老岛)的运粮船,返程时带回了大量土著苦役犯,总数高达6.5万的苦役犯分头抵达三宝颜府,卡加延县,达沃府和天使港,促进了上述地区的基础建设工程和大型矿山开采。

通州总督郑守信一直筹划的全岛三大公路干线工程,在得到充沛的劳动力支援后,也如火如荼的全面推进起来。

沿海城市的码头建设,库区建设,八打雁地区的钢铁厂房建设,道路和市镇建设全面铺开,数十万苦役犯奋战在工地上,建设进程日新月异。

时至今日

大楚王国军队对吕宋群岛腹地的土著密集地区封锁依然存在,严禁任何人员和消息流通,这是典型的“切香肠”战术。

有力的举措,令土著聚集区无法得到外界消息,在当地驻军强力镇压下,基本保持了臣服的顺从态度。

这些当地土著错以为,只是换一个主人罢了。

经受了300多年西班牙白人的殖民统治,当地土著习惯了顺从,这个大楚王国推进移民政策省了很多麻烦。

在当前华人移民数量无法填满整个岛屿的时候,采取逐步推进的“腾笼换鸟”政策,不失为明智之举。

以当前的进度来看

最迟到明年4月底,将基本完成对整个海南群岛的土著征服和分流。

届时,华人户主身份的总人口也将增长到180万以上(注;这一统计数字不含华人家庭中的土著女人),广义范围的华人家庭人口将达到320万人以上(包含华人家庭中的土著女人)。

在马尼拉城内

有十多个重大基建项目在推进中,首屈一指就是大兴土木的楚王城,这一座完全以盛唐时期大明宫为蓝图的王城,动用了16000多名苦役犯,1100多名华人工匠,正在日夜施工中。

楚王城修建在马尼拉王城隔河相望的岷伦洛区,这里是大片未开发的原始灌木森林,如今被平整出约2.2平方公里的巨大区域,正在大兴土木兴建宫阙。

楚王城位于马尼拉王城顺河而上的东北侧,距离马尼拉王城约有3.1km,背靠着巨大的湖面,如今这里被称为“镜泊湖”。

“岷伦洛区”因为楚王城坐落在这里,也被改称为“龙首原区”,寓意着潜龙在渊的美好祝愿,这是一个极具华夏特色的名称。

无数巨大的木排顺河而上,被蒸汽拖轮运送到龙首原区码头,堆积成一座座巨木形成的小山。

各种珍奇的石料一船一船的运输而来,为了方便运输这些沉重的物料,龙首原区码头,搭建了6.3公里长的铁轨,用轨道平板车运输。

整个楚王宫浩大的宫殿工程,预计营建将持续8~20年,八年后落成三大主殿,配殿和楚王寝宫等系列宫阙,具备行使王国核心治政能力的基础条件。

之后还将营建东宫建筑群,西宫建筑群和北宫建筑群,全部建成之后,总建筑面积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