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7章金沙钢铁厂投产  吕宋风云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低,污染大,耗时费力落后的土法炼铁炉。

而在法国,先进的高炉炼铁产量不足三成,其他的大多是落后的土法炼铁炉产量,依然占据钢铁产业主流。

在普鲁士,意大利和奥匈帝国,钢铁产量几乎100%都是土法炼铁炉,还没有引进先进的钢铁高炉生产能力。

从这个角度来对比

楚国发展的钢铁重工业,水平略逊于法兰西,但是在王国上层的主导下,发展速度非常迅猛。

据预计

金沙钢铁厂2号炼铁高炉进展喜人,预计将在2月份点火试生产,在5~6月间就能达到满产能力。

楚王郑国辉尤其注重一号炼铜高炉的顺利投产,迅速增加的铜冶炼能力,将会极大的充实王国财政,解决当前货币不足的难题。

从金沙钢铁厂炼铜高炉生产出来的铜水,将会倒进模具中冷却成型,迅速送到轧钢厂。

轧钢厂对铜锭加热后,通过滚轧机将其加工成薄铜板,再送往设在马尼拉的王国钱币铸造厂。

在这里,通过冲床生产出一个个圆型小铜板,然后通过滚边,冲压成型等工艺,生产出不同面值的铜币。

铜币的面值有10文,20文和50文三种,面值越大,铜币就更厚实,分量更重。

这些铜币在社会流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极大的增强了这个新生王国的经济活力,促进了商业发展和物资流通,市面上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大楚王国铸币厂还大量回收银质的菲律宾银比索,墨西哥银比索和大陆银两,重新熔铸之后,加入一定钢的比例,制成面值为1元的银洋。

一块银洋等值于一两白银,等值于一美元,5块银洋等值于一英镑。

这让商业交易变得更加简单,快捷而方便,多种货币的汇兑也不再是难题,使用的便利性大大增加。

楚国从中也收到了铸币税,一块营养的分量比一两白银稍轻些许,又加入了约一成价格低廉的精钢,使之硬度极大增加。

每铸造一块银洋,都可以获得16%的铸币税,等于空手套白狼,王国临时政府平白的一年增加了数百万银洋的财富。

这些优质的银洋,紫铜币,受到了南洋地区商人的广泛欢迎,接受度非常高,随着贸易发展使用量越来越大。

紧接着隔了一天。

在12月25日

由亲卫团副团长郑山上校亲自返回大陆迎奉的祖宗牌位,迎奉的几位身子康健的族老和一些郑氏族人,包括老夫人郑钱氏,郑国辉的正妻郑李氏等等合计237人顺利抵达马尼拉,随后便被安排住进了王城内的居所。

至此,建国暨楚王登基大典的各项筹备工作进入尾声。

街道上家家户户开始张贴红纸喜联,悬挂大红灯笼,清扫街道店面,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洋溢着莫名的喜气。

陆续有南洋的一些王国使者抵达,例如暹罗王国,缅甸王国,南越王国,琉球王国,兰芳大公国,扶桑王国和法兰西西贡总督府,荷兰东印度群岛总督府的代表,国宾馆也为之热闹起来。

这些日子

楚王郑国辉除了会见各国使者,就回到甘泉宫与爱妻郑李氏相守,夫妻俩久别重逢,这几日分外亲密,自不用提。

既定的大典在公历1867年元月1日,丁卯年,北方大陆纪年是清穆宗同治五年十月二十七,宜祭祀,庆典,动工,上梁,是个精挑细选的良辰吉日。

此时的北方大陆战火纷飞,东捻军取得节节胜利,连续战败的战报如雪片般飞向京城,朝廷简直焦头烂额。

一方在喜气洋洋的筹办庆典,一方内忧外患战火连连,当真泾渭分明。

同治五年末

东捻军将领赖文光军大战清军于湖北尹隆河(今永隆河)一带,取得连胜大捷。

早前些时日

捻军自翼省分兵后,东捻军进军湖北,计划渡汉水循宜昌入川,在湖北安陆罗家集突出奇兵,全歼湘军四营兵丁,生擒提督郭松林(以足伤被弃道旁,始逃脱)。

复于安陆新家闸全歼淮军总兵张树珊所部,阵斩张树珊,将淮军杀得大败溃逃,朝野为之震动。

次年正月十五日

东捻军大败淮军提督刘铭传部于尹隆河,击毙总兵唐殿魁、田履安等将领,战况愈显艰难。

湘军提督鲍超率部突袭东捻军之背,乱战之下,使得刘铭传及其余部乘隙得以逃脱,双方互有损失。

东捻军损失万余精兵,遂放弃入川计划,北走翼省,返回熟悉的战场与清兵周旋。

二月,东捻军重入湖北,在蕲水神港再次大败湘军,阵斩记名布政使彭毓橘,湘军余部为之震慑,纷纷退避……

东捻军连番苦战之下,兵力大损,重回尹隆河一带时,复为鲍超、刘铭传等部所阻,只得再次退回河南。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