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4章招揽重臣  吕宋风云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6月江南的田野一片生机盎然,翠绿的稻浪翻滚,麦穗已经开始发黄。

骑兵队沿着乡间的土路行进,一望无际的平整原野上,修缮出来的沟渠纵横,种植的全都是大片春季稻子。

崇明岛海拔最高4.5米,最低2.2米,岛上没有一座山,是长江泥沙大片淤积形成的平整摊地,原本生长着无边无际的芦苇丛和野草。

秋冬季放上一把火,便可将大片的芦苇丛焚烧殆尽,留下一层厚厚的灰黑色草木灰烬,用牛马牵引着犁深翻土地,耙平后,就是肥沃的良田

土路足有25米宽,两侧种植整齐的杉树,笔直的伸向远方。

策马缓缓而行,树木的枝叶遮挡了耀眼的阳光,清风徐徐袭来,让人感到由身到心的舒畅。

李鹤章这一路兴致盎然,与郑国辉说说笑笑的谈论,显得兴趣高涨。

“静海贤侄,我看这里农田中扎了不少草人,看来飞鸟祸害不少啊,不知何解?”

“呵呵……三叔是明白人,知晓屯田之利。在崇明岛上若想获得丰收,人患已无,鸟兽之害却需得加紧防范。”郑国辉用手中的马鞭指了一下。

在田地周围,有很多手拿弓箭的猎手们四处游荡,还有一些则撒下稻谷诱饵张网以待,多的时候一网能抓住几十只飞禽。

这些野生活禽品种甚多,有各种雀鸟,也有大雁,天鹅,野鸭野鸡之类,捉住之后迅速送到屯上,派骡车运至码头,用船送往沪海和姑苏府等地。

每天都能捉上二三船,高达数万只野生禽鸟大雁,价值数百两银子。

积少成多,倒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那些弓箭射死的禽鸟,大多就是屯子里面自己消化,增添一碗肉食罢了。

经过一年多反复围杀,禽鸟之害已经大大减轻了。

不得不说

崇明岛真是个好地方,在这里不需到江上捕鱼,就在岛上的河流沟岔放网捕鱼,往往都能收获满满。

一天下来,渔船里打上来的肥鱼能填满船仓,也是岛上按时向沪海,姑苏运送的特产之一,有鱼,有虾,有莲藕河鲜。

渔船大多是一二十石的小木船,需得到镇上码头,将鱼货装入大船的活水仓里,一并运往周边城镇售卖。

当天打的鲜鱼,第二天早晨就能出现在沪海的市场上。

策马前行了一个多小时,这里就变得渐渐荒凉起来。

去年秋冬烧荒的遗迹尚在,大片灰黑色的土地上又冒出了一蓬蓬青绿,野草顽强的又生长了出来。

走到这里

郑国辉收束了马缰绳,胯下的坐骑便缓缓的停了下来,马鼻子呼哧呼哧的喘着气,低头开始啃食青草起来。

“静海贤侄,从这里往后面还没有开发吗?是否人力不足?”李鹤章也跟了上来,勒住了坐骑。

郑国辉摇了摇头,指着前面一道数十米宽的河流解释说道;

“并非人力不足,而是以眼前这条河为界,河东为粮食产区,种植稻米,大豆,油菜和其他作物,积粟为粮,是主要产出。

过了河以后

河西则以牧区为主,经历几次烧荒后,遍地种植苜蓿,象叶草这些牛马爱吃的饲料,多以放养为主。

三叔,你看……

前方的木桥建有栅栏,人马通行时打开,平时一律关闭,由专人值守,防止牲口串入农牧区糟蹋粮食。

放牧区的牛,马,骡子,驴等大牲口全都放养,任其在野区内自由生长。

到了幼畜长大,这才抓回来驯服,可以省下不少人工。”

果然,远远的出现大片的牛群,壮硕的大牛身边还带着不少小牛犊,跟随着牛群一起移动。

李鹤章看了眼中满是赞赏之色,又问道;“放养的家畜野性难驯,这可如何是好?”

“也不是完全放养,河西有牛仔和大片建好的牛栏,一般晚间会驱赶入牛栏中,马匹亦是如此。”郑国辉看着眼前的大群牛羊,眼中满是得色,继续笑着解释道;

“牛犊子和马驹子长大以后,就要和大牛大马分开圈养,主要是消磨野性,变得更容易驯服。

大骡子和驴也是一样,圈养后主要是拉磨,送到碾米坊和榨油坊,每天套上拉磨。

只需半年下来。什么野性也都没有了。

把野性子完全磨掉后,才可以拉车拉货,那时就好用多了。”

“嗯,这法子是极好的。我观岛上整体调走了那么多人,劳动力是否有缺?”

“暂时有缺,但已在苏北各府招募流民,陆续有数千人之多,近期会送往岛上。”

“只要人力不缺,此岛大有可为呀!”

“三叔所见极是,崇明岛开垦田地近10万亩,每季产量约二十余万石,可供6万大军食用一年。假以时日,必可成为粮米产出重地,若得三叔加盟,大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