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4章此事臣妾冤枉  家母,武则天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李贤满脸苦笑道:“这还真是这边按下葫芦浮起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王勃淡淡地笑道:“大王其实不用担心,南蛮诸部虽然人数众多,可是他们与安西却不一样,安西吐蕃可以拥有骑兵速度之利,来去如风,大唐会非常被动,可姚州多山,蛮民装备又差,掀不起什么风浪!”

李贤虽然熟悉大唐的历史,可问题是,他也不是百科全书,不可能什么都知道,咸亨三年,也就是今年,武则天的心腹许敬宗会在这一年病逝,享年七十二岁,同时左相姜恪也会死在任上。

可历史已经被李贤改变了,姜恪并没有出镇凉州,而是由李贤出镇凉州,大唐在历史上是在丢失安西四镇之后四年,这才恢复四镇,随后又在两年后丢失四镇,直到调露元年(679),裴行俭这才收复龟兹、于阗、疏勒三镇,并且设立碎叶镇,代替焉耆镇。

李贤道:“姚州太远,本王长鞭莫及,今年咱们在安西一定要做好屯田的工作,心中有粮,就不怕吐蕃卷土重来!”

去年的焉耆之战中,表面上看论钦陵损失十数万兵马,可问题这十数万兵马中,真正的吐蕃军队并不多,也可以说,安西四镇丢失,远不及湟水河之战,对吐蕃的重创。

就在说话间,一场大雪突然下来,短短一夜的功夫,庭州的田野、山川、房子通通都披上了一身银妆,份外妖娆。

雪片不断从天上落下,这场大雪颇有几分当初在焉耆那场暴雪的架势,李贤看着从翩跹落下的雪,白净的脸露出舒心的笑容。

李贤笑道:“这雪下得好,今年肯定能获得丰收。”

李善拿着统计的表册道:“今岁庭州四县十九镇,备耕牛十四万九千余头,挽马十七万四千余匹……西州五县高昌、柳中、交河、天山、蒲昌五县……”

唐朝在安西境内,直属的是伊州、庭州和西州,虽然伊州最东,可事实上编户最多的却是西州,天山县位于今吐鲁番托克逊县北部,靠近天山,水源充足,耕地广阔,适宜屯垦。

但是三州之中,反而是庭州驻军最多,仅瀚海军就一万两千人,这只不过是历史上的驻军,在李贤过来以后,先后给庭州增设三个折冲府,共计三千六百人马,加上当初从安西四镇溃退的百姓,经萧嗣行整编,共计一千六千余人。

李贤认真地道:“这场雪来得太及时了,我们在安西共计原有军屯五十六处,但规模较小,也有良薄,非常不利于大唐立足安西,去年本王没有办法,眼下距离春耕,还有两个多月,但凡各屯需要耕具,耕牛、种子,可以先向本王举借……”

大唐在安西的军屯大屯为五十顷,小者二十顷,哪怕都算是大屯,也不过是两千八百顷,区区二十八万亩地而已,甚至不及北湾湖的一个镇。

这主要是唐朝屯田区并不安稳,时常受到各地的匪徒袭击,牲畜较少,难以开垦更多的田地,不是安西没有地,而是有地种不上。

李贤来到大唐这个时空,虽然还不到两年的时候,可已经过了两个节春,他弄出来的曲辕短犁,耕地效果极好,再加上轮式播种机,比原本的耧车效率更高,可以扩大安西屯田规模。

李贤又拿出棉花。

李善道:“白叠子?”

“对,这个叫棉花,只要将其填充在被褥或衣服里,可以起到更好的保暖作用,这种东西,不仅保暖效果好,而且没有异味。这种棉花不用可以做棉衣、被褥、还可以纺织成棉线、织成布,这种暖布比麻布更舒服、透气性好,保暖性好!”

李贤道:“今年要扩大种植面积……”

“既然此物如此之好,那大王去年为何不种?”

李贤苦笑道:“去年咱们初来安西,先解决吃的问题,棉衣也好,棉被褥也罢,还有替代品,可粮食用什么替代?”

李善点点头道:“那好,我们今年就种上一百万亩……”

“打住!”

李贤摇摇头道:“这种东西目前不多,想要种植一百万亩,那还需要再等一两年,等种子更多了才有戏,我从商人手中收购这种东西,收了一年多,也不过收了三千多斤种子,还不知道这些种子成活率高不高!”

按照后世种植棉花的经验,一亩需要三至四斤种子,不过后世有化肥,可以更为稠密一些,现在没有化肥,土地肥力跟不上,就需要种植的密度更低,哪怕需要更低,这三千多斤种子,充其量也就可以种一千多亩地。

好事多磨。

李贤来到安西其实没少干实事,不仅帮忙庭新成立一个县,往庭州移民十数万人,他在安西一刻也不敢放松,在李贤和雍王府官兵的努力下,庭州四县蒸蒸日上,发展迅速,纵横交错的道路,还有一些沟渠,无数口灌井在这片土地上出现。

李贤的大西沟镇也形成了一座初级工业小镇,不仅生产了大量的兵器、铠甲、装备,还生产了大量的耕具、曲辕犁、也为了抗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