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章 钱不是万能的  四合院:年代从享受生活开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呵呵,这正是我擅长的。”

王德明本就有心对国内的科技事业进行资金上的支持,奈何没有好的渠道和先例。

现在还没到8、90年代,国外的资金捐献,国内还没有先例。

记得听过包先生要在京城捐1000万美刀盖一座五星级宾馆,用自己父亲的名字,拖了两年多,研究来研究去,最后上报到领导。

领导拍板后才开始兴建的。

包括后面邵先生,霍先生,甚至是李半城捐献教育,比如逸夫楼,汕头大学等等,也都是有了先例后,国内才逐渐开始扩大。

好像大富豪们在高等教育上捐款,更为普遍,但是捐献希望工程好像不多。

也不知道什么原因。

王德明又补充一句:“如果首长真的能解决国内接受捐款,我可以在香江为众多科研院所,拉来技术研究资金。”

“真的!”詹主任眼睛都直了,“这可不是小数目,也不是一天两天,要捐献也要持久。”

“嘿,别的不敢说,论持久,我还真有把握。”王德明本来还想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后来想想算了。

这个年代思想上估计接受不了。

“那可太好了!”

得到王德明的承诺,詹主任总算是拾起信心,拉着王德明回到资料室开始一起研究石油炼化项目。

这几个石油炼化项目还不是一个国家合作,而是美国、日本和联邦德国三家一起,由美国佬牵头的。

所以难点就在这里,要把这三个国家的供应合作商一起谈妥才能将项目顺利的推进下去。

自从72年美国的尼先生访华后,中美两国就互设办事处,相当于未来的领事馆,属于有什么事情提前打个招呼。

王德明跟詹主任等人交流过后,认为必须先跟最难的,也就是美国佬先谈好,然后再各个击破,美国佬不同意,小日本也好,联邦德国也罢,他们同意没用。

其实之前方首长找美国的联络办公室主任不止一次,可惜对方咬死了要按照合同办事。

领导都在忙别的,方首长就是汇报上去几次也是杳无音信。

听詹主任汇报王德明想去拜访美国联络处的主任,方首长不由得紧皱眉头,直接了当的问道:“老詹,咱们去找那个大不死,去了好几趟,一点效果都没有。”

“王德明哪里来的信心?”

“不说别的,他的职级就不够......我去约见对方还有可能同意,如果是王德明......”

方首长摇摇头,思索着:“估计上面领导也不会同意......”

“难呐。”

几日不见,方首长疲惫依旧,詹主任倒是精神好上几分,他带着王德明去正在建设的京城石油炼化总厂跟洋人们碰了个头,发现王德明的确是长袖善舞。

没一会儿洋人们就服服帖帖的,之前遮遮掩掩不肯透露的技术细节也大大方方的讲出来。

让中方对接的技术人员,轻松不少。

这些技术问题,虽然都包括在合同里,可是你不问,别人不说,或者你问了,别人说一半,这技术吸收的差距可就太大咯。

相信再多带王德明几个石油炼化总厂转一转,金陵那边咱们国家自己建造的百万吨级的石油炼化厂的技术也会有很大的突破。

说不准投产建成的日期不会比从国外引进的大型石油炼化厂晚。

这才是真正的技术引进的意义啊......

詹主任不甘心的说道:“老方,我真的没夸大。”

“王德明同志的能力真的比说的还厉害!”

他不吝啬的伸出大拇指,“就那么两天的时间,京城这边的石油炼化厂的洋人们就把关键技术吐出来不少。”

“我相信他如果跟美国佬的那个大不死见面,肯定也会让咱们的项目进度更进一步。”

“更何况,他还说他可以帮忙解决借款的问题和国内研究资金的问题。”

“这两个问题一解决,那咱们这些项目两年内就有望全部落地。之前计划的3-5年,满打满算也差不多。”

方首长苦笑的摆摆手,“得,我拼了挨领导的骂,也再去汇报一下。”

詹主任猛拍大腿:“噯,这就对了嘛......咱们也是为了工作,领导们,也都知道的。”

“希望吧......”

王德明此时已经到了天津卫的一处海边。

从天津站下了火车,等来接他的212吉普车,又开了差不多1个小时才到了一处海港。

这一处海边已经建好宽阔的防波堤,中间有着深水码头,码头上停着一艘巨大的货轮,是国内自主建设的2万吨级别的远洋货轮。

海港两侧恰有高山,将这处优异的深水港环抱其中,作为避风。

从高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