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2章 内阁?司礼监?都别想蒙朕  大明:朕是假的,如履薄冰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接着,他一连下达了数条旨意。

加官内阁首辅王直太子太保。

商辂进谨身殿大学士。

郕王掌中军都督府,兼督十二团营。

擢升李贤为吏部尚书。

……

一道道圣旨下去,不仅升了些自己人的官职,也照应了太后一党的官员。亲政的第一天早朝,就这么过去了,还算是皆大欢喜。

下朝后,乾清宫。

朱祁镇召集内阁,还有六部尚书议事。

宫外仍旧是电闪雷鸣,大雨磅礴。大臣们进到大殿上,朝服都被淋湿了,颇有些狼狈。朱祁镇扫视一圈,轻叹:“朕刚亲政,难题就来了,这是河南递上来的六百里加急。黄河又决口三处,数十万百姓遭灾。”

他让太监金英把折子递给各位大臣传阅。商辂看完后,急道:“陛下,臣建议立马从邻省调粮送往灾区,还有,户部立刻拨款抢修河堤,救灾啊。”

“商大人。”户部尚书徐有贞一拜,“邻省已经无粮可调,户部几乎无款可拨了。秋收未到,税粮都没上来。朝廷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啊。”

“什么?”商辂急了,“你们户部干什么吃的?”

徐有贞苦笑着摊手:“商大人,我才接手户部多久?我接手的时候,已经是烂摊子,这段时间是竭力维持啊。”

“这的确怪不了徐大人。”朱祁镇自嘲一笑,“怪朕!这是上天降罪于朕啊,朕才亲政,就面对没钱没粮,还有大灾的局面。”

徐有贞一拜:“陛下,你才亲政,怎么也怪不到你身上。不过,现在也不是讨论这些的时候。户部现在最多能调出四十万两,而根据灾情,要救灾,最少缺银三百万两。”

群臣倒吸一口冷气,上哪去找三百万两?大家的目光齐刷刷的落在了皇帝身上。

朱祁镇沉思片刻,下令:

“户部先拨出四十万两,从京城富户买粮,急速押送灾区,解燃眉之急。还差的钱,立派钦差前往江南筹款购粮。”

“徐有贞,你是户部尚书,就你去江南筹款购粮。”

大臣们暗暗心惊,陛下处理起政务来,十分干脆。

……

坤宁宫。

太后这边也有个小朝会,来拜见她的有郕王朱祁钰,成国公朱仪,新会昌侯孙连,刑部尚书俞士悦等。

太后淡然言道:“本宫今后需避嫌,以免有人非议本宫不舍放权。以后,若无紧要事务,诸位便无需频繁莅临本宫这坤宁宫了。”

成国公躬身一笑:“太后此言差矣。即便你不再垂帘听政,臣等依然唯你马首是瞻,垂帘听政不过是个虚名罢了。”

太后摆手示意:“陛下已停用本宫玺印。也罢,本宫今后便安心养花种草。若有事务,诸位可寻郕王商议。”

此言之意已十分明了,郕王即代表太后之意。

众人听闻,皆暗自心惊。毕竟郕王之前乃是站在陛下一边,正是他率先弹劾太后,才导致了眼下的局面。

太后沉声再言:“本宫与郕王,已成联盟。今后尔等皆需听从郕王之命,可都明白了?”

成国公、会昌侯等人相视一眼,随后纷纷点头:“谨遵太后旨意。”

郕王嘴角含笑:“诸位,本王已经得到太后信任。本王也希望,你们要信任本王,以后的路,还长的很呢。”

他心中暗喜,一切都如钨先生的所料。

从坤宁宫出来,郕王与成国公并肩走在御道上。郕王摊手一笑:“国公爷,怎么还板着脸?以后咱们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了。”

“王爷,你是怎么说服太后的?”成国公问。

“有些事,到时候你就明白了。”朱祁钰拧了拧眉,“本王听说陛下派徐有贞为钦差去扬州筹粮筹钱了,成国公,你在扬州有些人脉吧?”

成国公目光警惕:“你想干什么?”

朱祁钰凑近,压低声音道:“当然是不要让徐有贞顺利啊。他们把事情办的妥妥的,不是显得我们很没用?”

成国公奸笑:“老夫的确有些朋友在扬州。”

……

文华殿。

内阁最近在这里办公,朝廷的奏章都先到这里。

内阁大臣在收到臣下奏章后,会用小票写下自己所拟的批答意见,然后呈给皇帝审阅。这些意见最终需要皇帝朱笔御批。

而从明宣宗开始,为了处理繁重的政务,他设立了“内学堂”,专门供太监读书,从而诞生了秉笔太监这一职位。秉笔太监的职责是根据内阁的票拟代替皇帝批阅奏章,这一过程被称为“批红”。

后来,这一行为逐渐成为一种惯例,使得司礼监的宦官在皇帝怠政时能够代行皇帝的决策权。

司礼监掌印及秉笔太监负责掌理内外章奏及御前勘合,照内阁拟票批朱。他们名义上的职权是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