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41【量东宝之财力,结李导之欢心】  1991我的年代华娱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月8号。

李艺书坐飞机返回了燕京,一回来他就直奔北影厂,跟韩三坪谈论这件事。

“这事还是得你自己来。”

韩三坪笑道:“我们是国企不好参与,不过你放心,我已经跟八一厂的厂长还有广电几个部门领导沟通过了,他们觉得没问题。”

“那当然,不用付钱就能有三分之一的电影分成,谁不乐意?”

李艺书没在这方面跟韩三坪多说,后续怎么操作就是他的事了,反正给东宝安排到位,不亏也不多赚,也算是弥补之前他几部电影的损失。

论坑日本投资商的事,李艺书又不是第一个了,他可是记得上一世的时候,哥伦比亚(索尼)电影公司在九十年代末期进入中國市场后,可是跟内地电影公司合作过不少电影,同样被坑了不少钱。

其中知名点的就有《功夫》《大腕》《卧虎藏龙》等等。

被坑最惨的,可能就是哥伦比亚公司跟华艺兄弟合作的那部《天地英雄》了,这可是典型大投资低票房的代表,总投资近亿人民币,但最终却全球票房加在一起也才610万美元,折算下来才4800万人民而已。

简直亏的底儿掉。

华艺兄弟千禧年能崛起的重要原因,很大程度是趴在了哥伦比亚电影公司身上吸血。

什么虚报支出、浑水摸鱼、以次充好……可谓是应有尽有,坑的哥伦比亚是苦不堪言。

借着跟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合作的噱头扩大公司知名度,顺便坑着哥伦比亚的钱钱来养肥自己,成功缔造了内地第一支上市的电影公司股。

而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在大部分业务撤离中國市场后,除了在内地前前后后丢下了差不多2亿美元的资金外,基本没有带回任何的名跟利。

只能说坑日本人这一块,李艺书还是太仁慈了,或者说他华人第一大导演的招牌现在太响亮了,没有办法把人坑到底。

王家兄弟能够坑起人来不偿命,是因为他们从没想过经营好电影公司,没想过把中國文化打入世界,只一门心思的赚钱然后借机上市,发展他们的“影视地产”项目。

李艺书就不一样了,他是有这方面想法的,《三国赤壁》就是他的一次尝试,东宝株式会社跟他合作过好几次,而且他们跟哥伦比亚(索尼)电影公司也是有部分合作的。

等电影拍出来后,还是需要通过东宝、哥伦比亚公司在日本、欧美国家发行。

这要是一次坑死了,那以后中國电影就更难走出去了。

...........

第二天。

日本东宝株式会社就派人来了内地,带队之一的就是田中一郎,东宝上下都知道田中一郎跟李艺书关系好,自然是要派他过来好好为公司争取利益的。

只不过他们忽略了一个要素,田中一郎跟李艺书关系好,那是因为他需要李艺书这个招牌巩固自己在公司的地位,而不是李艺书需要田中一郎。

所以在接下来的谈判投资的过程中,田中一郎经常会给主谈的东宝代表施压,什么“你这条件太苛刻了,李监督会不高兴的”“多花点钱很正常,是我们东宝争着抢着要投资的”“溢价50%怎么了?李监督的电影项目到现在亏过钱吗?”……

一开始李艺书也没搞懂田中一郎的脑回路,他不应该是要尽量跟自己打感情牌,这样才好为东宝争取到小投资大份额吗?

可转念想起了老佛爷,瞬间恍然大悟!

用公司的名义让利,巩固自己在李艺书心目中的位置,还真有点“量东宝之财力,结李导之欢心”!

想通这点后,李艺书也是投桃报李。

第二天在东宝代表团主谈人员森下正雄不满田中一郎,直接将田中给逐出了谈判团后,李艺书得知后也是起身带人走了,临走之前丢下一句话:“田中先生不在,我们不谈!”

得知消息的田中一郎,那叫一个感动,觉得自己跟在李监督的后面是明智之举。

本身东宝就已经决定投资了,森下正雄这次过来只不过是按照正常的商业行为来争取更大利益,眼看李艺书都这么发话了,只能硬着头皮又把田中一郎给请回了谈判团。

接下来的谈判就顺利多了,森下正雄想着反正有田中一郎在前面顶着,哪怕条件再苛刻,他也能有话术为自己辩驳。

田中一郎就更不怕了,只要东宝株式会社还想继续跟李艺书在电影方面展开合作的话,就不可能真的解雇自己。

最终经过一番“友好”的商谈,东宝株式会社出资3000万美元,占电影投资份额的33%,李艺书的艺术电影公司占股34%,北影厂+八一制片厂占股33%。

而《三国赤壁》总项目投资金额高达6200万美元,李艺书出资1700万美元,北影厂+八一制片厂出资1500万美元。

当然了,东宝出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