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中一起共事的同僚来访,说有人对都乡侯被处置一事很是不满,认为这是朝廷对前益州牧刘璋旧部的打压……”
诸葛亮点了点头,无论如何,何祗首先从他与杨洪、李严的关系开始讲起,并且毫不避讳,说明他是坦诚的。
这时候张翼也施礼说道:“君肃所言,其实我也略有耳闻,依下官之见,以李正方在益州任职之情况,以及建兴初年他在朝野的地位,即便他延误军情导致如此危机,而陛下与丞相又如此宽容只是贬他为平民,而且其子李丰并没有受到牵连,想来也是会有人对他的遭遇有一些议论的。”
张翼和何祗都是益州本土人士,但两个人可以讲都是从先帝占据益州之后开始步入仕途的,张翼一开始担任了先帝的书佐,而何祗步入仕途时间更晚一些。
在最开始,益州士人对大汉的认同感并不强,因为益州士人很明白,先帝的班底主要是从荆州带过来的,益州土著士人一开始有比较强烈的挫败感。
但随着大汉的发展,诸如张翼、何祗这批人逐渐认识到大汉对益州士人并没有特殊对待,尤其是建兴年间开始,丞相主政,提拔了一大批能吏担任关键职位。
比如蜀郡,在建安末年直到建兴之前,扶风人法正,犍为人杨洪,扶风人射坚,南阳人王连先后担任蜀郡太守,除了杨洪杨季休,其余人士都不是出自益州,最多是在前益州牧刘璋属下任职罢了。
而等到建兴初年开始,益州本地士人入仕更多,蜀郡两任太守分别就是杨洪,和张翼自己,都是出自益州本地士人。
不仅是蜀郡,近些年很多益州士人出任了各地州郡长官,比如广汉郡前任郡守为巴西人姚伷,现任就是何祗,而越嶲郡、牂牁郡、建宁郡、云南郡等地更是一直委任益州本土士人。
张翼、何祗等人已经越来越感受到朝廷唯才是举,志在克复中原,再恢复大汉天下的决心,所以他们也逐渐抛开了地域之分,专心投入到为大汉添砖加瓦,为匡扶汉室、还于旧都尽心尽力的事业之中。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想的。
诸葛亮很明白李严在整个大汉朝堂之上的重要影响,所以当初处置的时候诸葛亮慎之又慎,而且诸葛亮很明白,李严事件并不仅仅是单独这件事情,诸葛亮更担心的,其实是有人会借着这件事再掀起什么风浪。
何祗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听了张翼所言之后又说道:“丞相,伯恭所言确实是实情,都乡侯当年在益州之地确实是很有影响的,但其实我更加担心的,反而是有人借着此事要有一些动作。”
“尤其是如今我们虽然顺利夺取了凉州之地,但是今年开始推行诸多新政,定然会引起我大汉部分人的不满。下官前些时候在广汉郡召集吏员学习雒县乡老稻麦连作之法,已经有一些非议,如今我们新建工巧部、刊书院,研究锻造之法,雕版印刷印制书籍,而且还要推行新的人才选拔之法,这些是否会引起豪强大姓的反弹,可能还是需要谨慎思虑。”
诸葛亮负手朝前走去,何祗这番话确实很有见地。
说实话,诸葛亮对处置李严这件事本身并不是很担心。
这一则是因为李严延误军情导致大汉在汉中陷入险境证据确凿,另外则是李严纵然多有故旧,但和大姓豪强相比还是不如的,而且李严本身并非益州士人,所以若是单纯为了李严,不会掀起太大风浪。
但如果有人对如今大汉或者是大汉政策不满,再借李严事件造谣生事,以至于刻意挑动大汉内部对立,那就威胁大多了。
而现在大汉确实就有一个现成的靶子,那就是新的人才选拔之法。
……
八月初,诸葛亮返回了成都相府。
这一行,考察蜀郡、广汉郡推行稻麦连作之法的结果还是让诸葛亮很是满意的。
稻麦连作之法适合在人口稠密之处推广,蜀郡、广汉郡等地正符合此条件,未来可以进一步推广开发,将来蜀郡、广汉郡等地就是大汉的粮仓。
不过目前人口问题还是很严重的,不仅是豪强大姓荫庇人口,本身经过了汉末丧乱,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死于非命,如今整体上益州、凉州等地的人口数量都是不足的。
下一步,还要继续推行以器具节约民力,增加生产之法,好以贫弱的人口与魏国周旋。
诸葛亮端坐在相府厅堂之中,细细查看着近期从凉州、益州等地汇总而来的政务。
这时候,霍弋通报之后走进了厅堂之中,施礼之后汇报了一下凉州刚送来的文书,主要是大汉第一次科举考试之法的推行情况。
听到凉州之地人才选拔之法的推进,诸葛亮心中还是有些忐忑的,接过了文书细细查看,目前来看,这一人才选拔之法还是比较顺利的。
在去年北伐顺利结束后,对新的人才选拔之法诸葛亮与相府众人,尤其是与伯松做了深入的沟通,在阳嘉版察举之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