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 诸葛亮被忽略的科研能力:蜀汉特色的技术发明时代?!  游戏剧透历史:我的队友是孔明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而且鼓励考生行卷,这和察举制其实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行卷?这是啥意思。”赵凯又灌了口汽水问道。

“行卷就是每次考试前各路士子都挤破头给考官递送自己的诗文作品,求的考官青睐。”

“考官不避嫌吗?”赵凯眉毛一扬,他以为隋唐科举制和明清时候科举制度一样,考生都得严格避讳泄露自己信息呢。

“避啥嫌,唐代科举制度还残留着一些贵族政治的痕迹,和北宋之后的士大夫政治完全不一样。比如,唐代薛用弱的《集异集》曾经记载了一条王维获得当年科举解头的故事。”

“说王维考试前找不到推荐人,经过岐王引荐,一同到了玉真公主门下,去之前岐王还让王维打扮一番,所谓‘出锦绣衣服,鲜华奇异’。到了公主家里王维用琵琶弹了一首《郁轮袍》,再加上王维‘妙年洁白,风姿都美’,直接让公主惊为天人,这时候王维又献上了自己的诗作,玉真公主为王维所倾倒,结果就是‘公主召试官至第,遣官婢传教,维遂作解头,而一举登第’,公主把当年主考官叫过来推荐王维,王维一举中第。”

“真的假的?我不信。”赵凯当年也是考场里翻滚过的,这唐朝人科举制度这一面他还是第一次听说。

宋白哈哈一笑:“事情大概有编的成分,但反应的唐代科举的情况是真实的,所以我才说阳嘉版的察举制,大概就是目前三国时代能采用的最好的人才选拔机制了。”

“如果唯一要说再打补丁的,我觉得就是‘怀牒自列州县’,也就是乡贡。”

“这又是啥意思?!”赵凯有些茫然了,在历史学专业学生面前,他觉得自己像个傻子。

“你知道中唐以前别说做官,就是参加科举考试也不面向所有人吗?”

“啥意思,普通人连考试资格也没有?!”这对赵凯来讲同样很震惊。

“意思差不多,中唐之前的科举考试每年举行,因此也叫岁举,举子的来源一开始只有一种,那就是由中央和地方的各类学馆,经过规定的学业考试,选拔送到尚书省的人,他们叫生徒。”

“而能上国家和州县学馆的人,都必须是官二代官三代。”

赵凯瞪大了眼,继续听着宋白讲。

“比如唐代中央学馆主要是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其中国子学有三百个名额,能上的人‘以文武三品以上子孙若从二品以上曾孙及勋官二品、县公、京官四品带三品勋封之子为之’,全部都是高官子弟。”

“嚯!真汤姆不公平啊!”赵凯脸上已经开始出现红温了,“这要是在唐代,我连官都做不了?!”

“你别激动,你真去唐代你还有军功啥的途径,不过我想说的是,武则天、唐玄宗时代这种选拔方式就越来越不适合当时的情况了,文绉绉说法就是‘发展中的新兴地主阶层希望扩大政治地位和权力’,讲人话就是读书的人多了,受不了只有那些个关陇贵族们才能做官的时代了。”

“这时候,才出现了第二类考生,也就是不经过什么国子监、崇文馆、弘文馆直接报考的考生,这种方式就是乡贡,当时称他们‘皆怀牒自列于州、县’,也就是自主报名,前期唐朝政府还扭扭捏捏不愿意承认,毕竟来抢蛋糕了,不过后面也不得不认了。”

说到这里,赵凯大概听明白了:“所以要是政策树里面抽出来【乡贡】,其实这个人才选拔制度就算是完整了。”

宋白点点头:“给普通人留个参与考试的口子,勋贵们可以参考唐代的国子监、两馆模式,留点福利,我感觉就够用了,后面不用再浪费资源在这一项政策上了。”

赵凯点点头:“不过选拔是建立在有人的基础上的,长久来看还是得扩大受教育群体规模。”

“嗐,那个更是任重而道远,要不怎么说得先发展生产力呢,如果这老哥真走通了蜀汉特色的技术发明之路,未来确实可以期待蜀汉人才的井喷和国力的跃升!”

赵凯听了很兴奋:“蜀汉可从来不缺少奇迹呐,感觉你这个队友是能做到的!”

……

十月初,汉中已经很是凉爽了,此时荆州魏军已经在夏口与吴军交手,王平等人也前出到房陵与州泰对峙,更远处的江淮战报还没传回。

汉中沔阳中军相府驻地,诸葛亮正在挑灯夜读,不过不是处理公务,而是在细细查看蒲元给他带过来的另一张图样,上面是一种新的水排。

半个月前,诸葛亮在查看宋白提供的水排图样时突然有所感悟。

他觉得,既然这水排以水为动力能为高炉提供鼓风,那是不是稍加改进,也能为其他工作提供助力,比如当前非常耗费人力的锻造铁器。

现在锻造铁器都需要铁匠一锤一锤费力敲打,军中铁匠动辄以数百上千人,而且都是力气大的壮丁,其实占据了不少精锐兵员。

而这个水排,似乎可以承担锻铁的工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