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吴懿之后,赵云、姜维、吴班等人也各有差,升赵云镇东将军为右将军,永昌亭侯升为都乡侯,最终官职爵禄为督前部、右将军、都乡侯。
吴班在去年东三郡之战中以为王平后援,镇守西城郡期间妥善处置申仪部曲之事,关中之战时及时救援五丈原汉军营垒,录前后功勋最终官职爵禄为督后部、镇东将军、安乐亭侯。
姜维年纪较轻,不过他归顺大汉以来屡次提供全面准确的谋划,领兵作战中曾经夜袭费曜军营,在郿县城野战之时配合魏延在侧翼击溃魏军,加上诸葛亮也希望以姜维为榜样吸引魏国文武归顺大汉,所以以姜维为行护军、奉义将军,进爵当阳亭侯。
其余相府及大汉文武爵禄也各有奖励,只不过大汉在荆州及入川之后,封爵并没有食邑,这主要也是因为大汉人口稀少、土地珍贵所致。
不过诸葛亮看到这份文书之时也是感觉到,封爵但没有食邑,对立下勋劳的诸文武而言,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这时候诸葛亮又联想到了诸葛乔正在不断细化的人才选拔之法。
人才选拔之前为人才培养,这需要长时间积累,选拔之法之后则为奖赏激励,这同样也是与选拔之法密切相关者。
周人有卿、中大夫、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等爵级,不同爵级又有与之对应的命数,以此标志公卿之身份,并决定服章銮旗车马之赐、朝廷礼仪之别、田邑人民之授予,且往往可以终身以至世代享有,此为沿用百多年之世卿世禄之法。
至秦商鞅时乃有一大变,所谓军功爵制,以军功定爵位,再以爵位对应益田宅、给庶子、赐邑赐税、免除徭役、豢养家客、减刑抵罪、赎取奴隶等诸多特权。
爵位还对应官职,所谓斩一甲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甲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
军功爵制令有功者显荣,其与世卿世禄最核心之区分,则是世卿们不再是授爵的唯一人群,黔首之民、元元之众,参与耕战者皆得封爵,以此养成秦虎狼之师吞灭六国。
诸葛亮又看了一眼朝廷刚刚确认的诸文武任命文书,古人有言,古者明主之举大事,立大功也,大事已博,大功已立,则君享其成,群臣享其功。
如何让群臣能享受到功劳,是保证其能为大汉助力的重要保障。
高祖以来,大汉走出了军功爵之外另一条吏禄之道,是核心便是把爵位与诸多特权之关系,转变为以官职与特权之关系,有职则享,无职则消,与先秦之时世卿世禄又是一大变,但也由此缔造了汉盛之时的清明吏治。
虽然后来汉廷又不得不常依据官员禄秩授予特权,如六百石以上的免役权、子弟入学权,二千石以上的任子权,以及各种礼遇舆服的等差和依禄秩赐爵、赐金的做法。
但大汉禄秩附丽于职位、重事不重人之特点依然明确,由此汉廷更加重视官吏个人之能力,而不看其身份,官吏的升迁都要遵循以能取人之选官基本精神,官职往往以功次补、积功劳稍迁,这种用人之法是诸葛亮梦寐以求的。
诸葛亮站起身来,把朝廷文书递给向朗,让他迅速抄送相府及汉中诸部,连同诸文武新的印绶服带,尽快交送本人。
向朗立刻朗声领命而去,诸葛亮看着远去的向朗,继续陷入了沉思。
虽然他希望以大汉故事为基础修订官吏奖赏之法,但他心中也明白这恐怕会遇到很大的困难。
汉盛之时,官吏以多少俸禄多少为官秩,也意味着若干石并非官员之个人身份,而只是对吏员功劳的酬报,所以吏员离任之后也就没有了诸多特权,这种对官吏的严苛要求大大减轻了朝廷食禄阶层的供养负担,但同时也就意味着对官吏激励的不足。
崔寔对此就曾经说“百里长吏,荷诸侯之任,而食监门之禄”,吏禄不足有可能不仅不能激励臣下,甚至有可能导致吏员取之于民,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诸葛亮轻摇羽扇,心中想这围绕选人用人之法确实是一个棘手之难题,还需要长远地去谋划啊。
不过眼前的事情,还是要继续尽快做好发起陇右之战的诸多准备才好。
诸葛亮刚坐回几案,就感觉到眼前一亮,队友宋白的光幕再次出现在了大帐之中!
诸葛亮心中一喜,立刻抽出竹简,做好了记录各种信息之准备。
【老哥!快递收到了,我现在越来越佩服你了,感觉你确实是一个非常认真的人,竟然在cosplay一身行头之外,还置办了这么多物件,这确实是沉浸式啊!】
“快递?”诸葛亮眉头一皱,再次记录下这个没见过的词语,从字面意思来看,这可能是与邮传一类的事物吧。
【快递里面的东西我都看过了,仿制的马蹄金做工还是挺精致的,尤其是这质感和重量没的说,要不是知道你寄给我的,我都怀疑是真的了,我真有这么一纸箱子马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