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存了不想把那国的血脉传下去的心思……
“那让许导自己选择吧,”苏浩说道,“不过我想许导应该会的。”
……
“浩仔,你怎么才把这个剧本拿给我?”许鞍哗嗔怪一声,“这么好的本子,还怕我不肯接不成?!”
苏浩一脸愧疚,“许导,是我想多了。”
“哦,我知道了,你是怕我有心结?”许导爽朗一笑,“放心吧,我都这把岁数了,还有啥看不开的?”
“那……”苏浩看着她,正色道,“许导,这部电影拍摄地我想放到内地辽省,但却是现代的辽省!”
“现代的辽省吗?”
许鞍哗闻言一怔,缓缓地,神色莫名,“我知道了,有些时代过去了就是过去了……”
就在06年元月,许鞍哗导演携影片《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剧组来到辽省AS市,拍摄影片中东北部分的场景。
这是许鞍哗阔别出生地近60年后,第一次回到故乡。
她在拍摄期间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曾坦诚表示,自己对故乡的印象已经十分模糊。
这次借着拍戏之余,来一次寻根之旅。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是一部底色辛酸的喜剧,拍摄时,许鞍哗与影片中姨妈的年纪相近,出走的姨妈最后选择回到东北,既是一种剧情需要,也像导演给自己找到一个回望的机会。
斯琴高娲扮演的姨妈居住的房子,位于一片旧式单元楼里,楼外、天空和街道都是饱和度不够的灰色,像斑驳褪色的帆布,人和车经过,帆布像被从底部撕开,又迅速被缝回原样;室内的灯光总是很淡,墙体的颜色反倒更深,仿苏联式的审美仍顽固地出现在日常里。
但镜头捕捉到这些破败的现实,逼仄的生活,在那个城市中,早已无人在意。
影片在鞍山的拍摄周期只有十天,导演许鞍哗为了找到那种几家合用一个厨房的房子,用了更长时间。
在那时,许鞍哗和剧组的到来在当地是一个不小的事件,这是那座城市第一次有香江导演取景,在一个当代题材的剧情片里,被一个完全不同的外来视角记录,电影这个在当时的东北已经边缘化的娱乐,忽然勾起了一座城市的期待。
只是07年电影《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上映,人们的期待迅速落空,在互联网与媒体上,东北观众的评价多是负面——理由相近,观众觉得东北在这个电影中被丑化。
粗俗势利的人情,肮脏破败的建筑,非但不是东北风貌,还是一种刻意的矮化。
有观众在网络上指责导演,比如说影片选取了鞍山最破落的样子,那么多繁华的区域为什么不去拍摄?
事实上,许鞍哗对故乡的视角非常精准,电影里有那座城市的底色,姨妈曾经逃离的,又主动回归的都是同一个地方,那里一成不变,只是从盛年走向了衰老,曾经的荣光早已不在。
后来15年,金鸡百花电影节在喜都举办了许鞍哗作品回顾展,选取了许鞍哗职业生涯里的重要影片,但唯一一部与东北相关的电影《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没有在列。
实际在众多与东北题材有关的电影里,《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是少有的既不迎合外部集体情绪,又不刻意讨好东北生活经验的电影,它所留下的思考空间足够宽广。
苏浩承认《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其实是部好电影,但那种破败的城市形象可不是《我记得》电影需要的。
相反,为了表现出现代生活与旧社会的天差地别,苏浩希望电影里的城市要显得非常现代化。
也就是俗称的“高大上全”!
实际苏浩有想过要不要把这部电影压上几年,毕竟再过几年,国内的发展是一年一个样,尤其现在“新时代四大发明”还没成型呢,国内还没表现出那种令老外们都惊叹的、真实的赛博朋克的感觉。
不过想了想,发觉来年实际是个难得的好时机——柏林电影节遇冷,入围影片都没啥太过优秀的,不去白不去!
而且他可是想着狙击陆钏那部《金陵!金陵!》,让大家知道什么才是华国人应该看的反战电影!
反战不是单纯的反对战争,我们明明是被侵略、被伤害的一方,却反对战争,那不纯纯就是有病嘛!
我们的反战应该是反侵略、反法西斯、反帝国主义!
我们一直都是那个喜爱和平、喜好种田的民族,只是别人欺负我们,不让我们好好种田,那就把对方都种田里!
欠了我们的,迟早有一天都得连本带利的还回来!
如今有些人想让大家都忘了这些事儿,期望我们将来不要寻仇。
苏浩作为一个华国电影人,有责任有义务给大家都提提醒!
有些仇有些怨,只要一天还没报,就永远不能忘!
特别是一些被仇家伤害过的、我们的亲友,她们的仇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