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在这危急不断加剧的形势下,卢奴城内的百姓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与不安。
他们担心战火的蔓延会给他们带来灭顶之灾,也害怕投降后遭到清算和报复。
一时之间,卢奴城内可谓是人心惶惶,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然后,越是混乱,就越是动荡。
在这般形势下,也有一些人看到了机会。
他们趁机作乱,抢夺财物,欺压百姓,使得卢奴城的局势更加复杂和混乱。
而最终,真正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却是隔壁乐成被一日而破,张郡守蒙难身死的惊闻。
大汉北伐先锋军统领,虎贲中郎将苏曜破城之后大开杀戒,以平叛为由大肆株连,屠戮名族,筑起京观,这深深的震撼了卢奴城中的权贵们。
于是乎,就在一夜之间,大燕皇帝张举......
他竟然趁着夜色,在众人毫不知情的时候,留下了一份诏书,连夜惶惶北狩而去!
当然了,他的诏书说的还很是义正言辞。
什么太子监国,望众人用心辅佐,朕不日之后必借来乌桓鲜卑大军来援云云......
但是,这冠冕堂皇的说辞却掩饰不住其仓皇逃离、放弃抵抗的真相。
于是,就在张举带着少数亲信连夜逃离后的第二天,卢奴城的局势便彻底炸锅了。
就连那最死硬的分子,也分裂成了两派。
一派以监国的太子张栋为首,一派以张纯之子张成为首,两拨人在大敌将至之际,竟然还在疯狂的斗争。
甚至还打起了内战......
“真是虎父犬子!”
太子张栋拍案道:
“张纯将军有本事也就罢了,他张成一个废物公子凭什么要替我执掌大燕的兵马?”
“若由着他乱来,只会把我等带入深渊!”
两人矛盾爆发的原因很简单,兵权。
张纯死后,溃逃回来的将士们对于该听谁指挥这个问题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分歧。
其实吧,张纯作为一个在一线奋斗,戎马沙场的大将军也是正经考虑过后事的。
在这个有兵就有权的世道,掌握兵马大权,一手拥立张举的张纯是比汉庭大将军更高级的弥天将军安定王。
同时他也给自己的儿子张成搞来了仅此于自己的骠骑将军,以防不测。
故而,有相当部分人认为,张纯虽然死了,但他儿子还在,自然应该继续听骠骑将军张成的。
但是,也就仅是部分而已。
毕竟名不正则言不顺。
在张纯死后,还有另部分人认为,张纯毕竟只是个大将军,他上面还有个正牌的大燕皇帝在呢。
如今他这位权臣身死,自然该轮到皇帝亲政。
况且,这次惨败那张纯是要负主要责任的。
若不是张纯一意孤行,孤注一掷,最后还不小心丢了性命,他们岂能败的如此惨烈。
于是乎,这样的矛盾在张举在时就在不断酝酿,朝堂上争执不断。
张举见要控制不住形势,竟开溜跑路,把矛盾直接引爆。
“天不可一日无日,国不可一日无君。”
骠骑将军张成慷慨激昂道:
“眼下大敌当前,先帝仓皇北狩,太子又昏聩无道,其不思御敌之策,反倒一门心思想要陷害我等忠良之人,如此之辈,怎配监国之名?”
“今陛下幼子年方六岁,已是贤良聪慧,显古圣君之风,当登大宝,即皇帝位,以安天下人心,共保社稷!”
前有张纯拥立张举称帝,今张成又有样学样。
不甘被剥夺权势的张成立刻便想到通过扶立小皇子来夺取大权。
于是乎,就在得知皇帝张举逃窜后的当夜,张成便立刻就在府邸中举兵,召集城内外听命于他的将士们对皇宫发动进攻。
以图兵贵神速,尽快结束政局危急,全力对抗外敌。
但,这是对外的说法。
张成自己心知,孤城难守,他眼下是打了两手主意。
若能守住,逼退汉军那自是最好不过。
若是真的事不可为,那他干掉了太子张栋,带着张举的家小率城中大军投降,那保个荣华富贵想来也是不难。
只要自己手上集中的力量越强,那便越能谈到个好的投降条件。
故而,太子张栋必须死!
卢奴城只能有他一个话事人。
但是,那边的太子张栋也不是个引颈就戮的废物,他早就暗中布局,防着张成狗急跳墙。
于是乎,两拨人就这样在城中杀了起来,围绕皇宫与城池的控制权打的不可开交,惨烈至极。
街巷之间,火光冲天,喊杀声震天动地,吓得百姓们纷纷大门紧闭,以免受那无谓的波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