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过扇子后,杜启民打开看了一眼,不禁笑了笑,“王梦曾书法,陈廷槐芦雁,叶舟,你这把扇子倒是有些来历啊。”
叶舟头也没抬,随口回答道:“这是我在网上淘来练手的,当时烂得不成样子,修复好之后,就再次装裱成扇了。”
“根据这两位书画家的名字,我后来在网上费了好大一番工夫,才查找到了简单的资料。”
杜启民轻轻点了点头,“确实,这两位书画家都是名不见经传,没有太大的名气。”
“不过,你这扇面修复得挺好,书法接笔接得也不错。”他夸赞了一句,便将扇子放回了桌子上。
此时,叶舟开始进行揭画心的步骤,首先在晾干的托纸背后刷上清水,同时也控制着湿度。
在清水刚刚浸润画心时,他小心翼翼的开始将画心连同托纸一块从玻璃上慢慢剥离下来。
有了托纸的保护,再加上清水的作用,使得本来与玻璃粘连在一起的画心,得到了湿润,与玻璃之间的粘连力度,也变得很小。
叶舟并没有费太大的力气,便将画心连同托纸,从玻璃上剥离下来,正面朝上的放在了洗画池中。
之前粘连褶皱在一起的画心,在清水的湿润下,也渐渐变得舒展起来。
这就使得那位老者的身体,也有了变化,不再那么的怪异。
看到这一幕,几位评委都不禁点了点头,这镜框书法的每一步修复计划,都十分的成熟,叶舟手上的修复功底,也是非常扎实。
在其他修复师眼中,比较艰难的第一步,就这样被叶舟轻松攻破了。
几位评委离开之后,叶舟对画心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测,幸运的是,并没有跑墨现象,只是pH值呈酸性,后续要进行脱酸处理,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毕竟经过了污水反复的洗礼,干了再湿,这幅书法还能有现在的模样,已经说明了王铎所用宣纸的坚韧了。
攻破了这第一个难题,接下来就是考验修复师的基本功了,洗揭补三个流程。
按照这幅书法扇面破损的情况,这三个流程,最少也要半个月的时间。
书画修复项目,不允许有任何加班的现象,因为这些画作经过主评委杜启民大师的评估,正常情况下,一个月的时间都是绰绰有余的。
而且,加班也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风险发生,比如修复师的身体健康等等。
在书画修复项目的手册中,评审内容以书画修复的各项能力为准,修复时间,不计入其中。
这种情况下,加班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接下来,叶舟便根据这幅书法扇面的情况,开始进行了清洗、去污、除霉等工作。
由于之前在画心背面贴了一张托纸,所以,便可以在洗画池中进行清洗,而不用担心画心四处飘荡。
经过清洗脱酸之后,画心上的霉斑和污渍,都得到了清除,使得这幅书法,展现出了原本的模样。
与此同时,那位死气沉沉的老者身上,所存在的脏污霉斑,也尽数消退。
旁边的小月儿开心的欢呼起来,“老爷爷,你身上的脏东西全部都不见了呢,好像变了一个模样呀。”
之前毫无动作的老者,此时也忍不住伸出手,摸了摸小月儿的头发,虽然身上依旧带着一股死气,但眼睛之中,却有了光采。
它缓缓站起身来,朝着叶舟拱手一拜,“多谢公子妙手回春,助老朽恢复原状,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虽然经历了一次次的被人忽略和抛弃,它的内心已然变得死寂,对一切都毫无兴趣了。
可是,最基本的礼貌,它还是懂得,做人要知恩图报,别人费尽心思的修复自己,它又怎能不去感谢呢。
“老先生,别着急谢,这万里长征,才刚走了一步罢了。”叶舟通过灵犀扇,向老者说道。
洗揭补全,这才完成了第一步的清洗而已。
在完成清洗之后,叶舟趁湿,将画心翻转,正面朝下,托纸朝上,开始第二步,揭命纸。
之前固定画心所用的托纸,也被他小心的揭了下来,露出了下面的覆背纸。
在污水的冲刷过程中,覆背纸早已烂得不成样子,他倒是很轻松的揭了下来。
然而,下面的命纸,却是和画心牢牢粘在了一起,无法一次揭取太大,只能一段段的揭。
这就跟上次遇到的刘墉真迹的情况差不多,只不过,刘墉真迹是手卷,而这是一幅扇面,所需的时间应该会短一些。
清洗之后的揭画和补洞,就十分的忙碌了,没有了空闲时间。
叶舟自然也没有在修复现场临摹书法,而是在每天吃完午饭后,趁着休息时间,前往博物院展馆内,跟随王铎毛笔器灵进行一两个小时的学习。
当然,他也没有在博物馆内临摹,而是将其中的感悟记在脑海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