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辛惋叹一声,此刻已经有了决断,对于九青的封赏,不在归妹都后决断,就在此时当众宣令——
“本王征伐犬戎大宗,收河套之天命。”
“九国青,于河套之战有首功,本王欲封其为甸,在灵宝之地为我商沐田入谷,一开耕地。”
“同时……”
以上的分封食邑之事,是帝辛早就有了安排,只是借助此战说出。
对于九青在河套之地所做的一切,帝辛即使已经有了让“伤重”的九青安养天年,不再为朝中重臣,为他冲锋的想法,但也不会吝啬封赏。
“九国青……”
“轰!”天命雷鸣,以证王权。
“汝为大才,惜哉天命,本王亦是心痛……待归朝歌后,本王将下令为灵宝之地铸造一器,承载大商之权柄,此权此汝,可代本王开拓,行伐不臣之权。”
“咚!”众人心中一惊。
那些诸侯方伯纷纷盯向九青的面庞,他们满是诧异在目光中又满是忌惮,但更多的还是艳羡与深藏的不忿。
此权早先给予密须方伯,此刻又赐给了一个方封为甸爵的九国之人。
商王这是要作何?
这些诸侯方伯心中盘算九青获得此权柄后,是否会影响他们。
灵宝之地在黄河之南,水患频发之处,西为崇国,东为洛国,其地唯一值得称赞的也不过是一处函谷,关谷险峻,是大商西出的唯一通道。
其余的,就是发展耕种,繁衍生息都要看黄河水患的心情,一个不好,就会重蹈覆辙,如同之前因为水患不得不搬迁的卢国一般。
这一想,他们皆安心下来。
这些来勤王的诸侯方伯多是西土或是黄河之东的北地之国,与九青相隔诸多,且灵宝之地被困在山河之间,小地罢了,接壤的也只有崇、洛、宣三个大方国,其余小方国、部落不计,根本就无法影响他们。
如此,在众人看来,这份殊荣也只是安慰。
此时九青的状况,皆在众人眼中,也无人以此为惧。
而九青只是谢封,不便多言,他自己的情况自己清楚,只不过河套之地的安定,给予他的气运反馈实在太盛,让他有些讶然。
因为让河套的天命归于大商,他得到了五千缕气运。
封灵宝之地为甸爵,得到五百。
之后得伐不臣之权柄,又是五百,此刻他已持有八千一百六十四缕气运,他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用为气运之事苦恼,能安心积攒底蕴,少去追名逐权。
至于帝辛封赏的隐喻,九青也明白,他并没有因为无法获得高官之位,近臣之权而苦恼,反而松了口气。
他此刻气运再多,也无法立即转化为生命。
若是此刻成为近臣,那必将因为风头太盛,成为朝中氏族的眼中钉,他没有多余生命去占卜自己的命运,没有占卜,他只能竭尽全力,疲于奔命地寻找破解之法,这样的过程太伤心神,拖累修行。
此时也算是急流勇退,一个远离中心权利的甸爵,没有实权,只有看似的虚名,那些氏族不会将他放在第一位。
何况……
九青望向帝辛,帝辛眼下疲倦忧色,难以遮掩。
此刻王必定因为女娲赐福不成,没有获得大祭司权柄而苦恼,他欲成为大祭司的事情怕是已经被朝中氏族知晓,那对于帝辛欲成大祭司的防范之心,必然高涨。
千防万防之下,帝辛还想行此举,就难了。
大祭司之位对于帝辛太过重要。
或者说对每一位商王都极为重要,商王没有天赋成为大祭司,那他们就要防止氏族权贵产生大祭司这样的人物,若是有能力成为大祭司,那必定会全力以争。
谁能想到一身蛮力的帝辛能行卜祝之事呢?
唉……
九青与王致谢后,就跟在其后,他此刻也没有办法为帝辛思虑,他需要先谋求生命,之后稳定后,倒是可以为帝辛占卜一卦。
他气运充足,倒不会因为远离权力中心而不尽为臣之职责。
只要帝辛一日不辜负于他,他就不会漠视帝辛这位商王。
“恭喜了,九甸。”九青一侧是费仲,此刻费仲的言语中有着艳羡之意,满目感叹,若是这甸爵是他该多好。
成为甸爵,就等于拥有了在大商发展氏族的权利。
这还是帝辛继任以来,第一位分封土地的人,且还非子姓。
实在是让人惊叹。
“王对九甸如兄长般关怀,还望九甸能为王守住灵宝之地。”费仲是与王同行之近臣,自然知晓九青一路以来,为帝辛的助力,其分封之事,早在为战之前就定论,只不过现在多加了一个权柄,后面帝辛怕是还会暗中赏赐。
费仲摇首,他自叹比不过九青的贡献,也无记恨,再一想九青此时的身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