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
肌肉壮汉看向他的背影,问左右舍友:
“这人谁啊。”
“冯贤志,买了个Xbox天天拽得跟二五八万似的,sb了吧!”
“诶,我说老T,你这体育特长生没白当,这一身肌肉,有空教教我。”
“那你把switch2借我玩玩。”
“好说,没问题!”
……
《星空》全平台上线,首先被背刺的就是最支持它的老粉丝。
不过还是有许多买不起Xbox主机的粉丝与吃瓜路人,借着《星空》上线pc端的机会购入游戏。
毕竟这游戏有人说好,有人说烂。
听着就很让人很好奇。
这一下载就出问题了。
微软全新的Xbox游戏主机,尚且无法稳定运行《星空》,时不时就会出现掉帧问题。
那电脑配置参差不齐的普通玩家呢?
许多人面对《星空》的第一个问题是:
《星空》糟糕的优化,使他们的电脑根本无法流畅游玩。
成功淘汰一大批玩家。
随后是开最低画质,勉强能玩的玩家发现:
他们所要面对的,是无穷无尽的“黑屏加载地狱”。
如果说《鬼吹灯》开启了“无缝游戏”先河的话。
那《星空》就是“全缝开放世界游戏”,狠狠地开了一把历史倒车。
一般的游戏都是尽量减少加载画面。
实在避不过去的地方就用过场动画代替,给加载留出时间。
竭力制造出“伪无缝”的游戏体验,增加玩家的代入感。
《星空》在这一点上突出一个叛逆。
开门要加载,坐电梯要加载……
几乎每一个场景变换都要加载,而且还都是最丑最原始的黑屏加载。
那么请问在一个外星都市中。
玩家做一个任务要经过多少扇门,坐多少次电梯,看多少次黑屏?
即便在Xbox主机上,每次黑屏加载的时间只有一两秒。
无数次的黑屏加载,也极大地破坏了玩家的游戏体验。
无论哪家游戏媒体,都会指责《星空》的黑屏加载问题。
现在轮到那些电脑配置没那么好的玩家了。
他们过一个黑屏加载的时间可不是两三秒,而是六七秒,甚至半分钟。
想象一下:
进一个门黑屏半分钟。
等你从这扇门里出来,又是半分钟。
期间你只能傻呆呆地看着黑屏坐着。
看着黑色屏幕上你那张怀疑人生的脸!
这还玩个屁啊!
人家林克从空岛那么高的地方跳下去。
中间全都是无缝地图,也没说要半个加载。
怎么到你这里连开个门都要加载?
对此,由于正在度假,只能远程接受采访的陶德先生表示:
“《星空》是一款新时代游戏,应该使用新时代机器游玩。”
“你们都没有4090吗?”
此言一出,玩家的怒火被瞬间点燃。
陶德这话的意思在玩家们听起来就是在说:
“没有4090的人就不要买《星空》了,你们不配!”
好好好!
你不仁,那就别怪我不义了!
很快就有玩家曝出《星空》许多地方的加载完全可以取消。
同一座大楼,你坐电梯下去就有加载,从窗户跳下去就没加载。
这说明许多加载就是没必要的。
贝塞斯达就是连这一点优化都懒得做。
同样地还有丑得一脉相承的装备背包。
mod制作组一周就可以做好的东西,但贝塞斯达就是不做。
让人很难相信他们是存在什么技术问题,或者游戏引擎落后。
他们就是单纯地没把玩家的游戏体验放在眼里。
单纯的傲慢!
如果星球数量缩减到十分之一甚至二十分之一,游戏的可玩性会提高很多。
但陶德他就不。
就是要搞1000颗星球的噱头。
结果导致少量有趣的任务内容,被淹没在茫茫多随机生成的垃圾星球里。
玩家要像屎里淘金一样,一个个尝过去,然后自己把有趣的内容挑出来。
如果一个人有4090的电脑,能够忍受黑屏读条,并且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浪费在无聊的星球探索上,那他可以爽玩《星空》了吗?
还是不行!
《星空》还有屎一样的技能构筑。
八十多个技能随着等级升级逐步解锁。
其中大多数是毫无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