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白曾经问过郭凡,为什么他考北电的研究生,没有学导演系,而是选了管理系。
郭凡当时的回答是,作为导演,管好了人,自然也就做好了电影。
作为勉强同属八大艺术之一中“文学”分支的创作者,孟白之前对这个回答一直没太理解。
直到在《流浪地球》拍摄现场,当他亲眼看到一个数百人的庞大制作团队是如何运转时,才终于明白。
导演这個职业与其说是一个“艺术家”,倒不如说是一个“项目经理”。
整个《流浪地球》开机的头半个月,摄影棚几乎就是一个庞大的“吵架现场”。
几乎每时每刻,都能遇到之前筹备时完全想象不到的问题。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剧组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就是工作人员的吃饭问题。
按照常规的剧组经验,一般上午的拍摄结束后,会留下一到一个半小时的午餐时间。
所有主创、演员以及工作人员,全部到剧务组去排队领饭。吃完自由休息,等下午拍摄时间到了,再把人叫回来接着干。
可是刚拍没两天就发现,下午的开工时间各种迟到不说,而且工作态度也明显下滑很多。
郭凡他们几个开始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是饮食的问题,还是拍摄规划的问题。
直到孟白第二天在剧务组看了一中午才发现,主要原因就是剧组的人太多。
一起排队拿饭,前面的人都吃完了,后面的人还没拿到。
等后面的人好不容易吃上饭了,一看时间,又要开工了。
孟白把观察结果告诉郭凡他们的时候,整个主创组的人都面面相觑。
没办法,在此之前,大家经历过最大的剧组,也不超过百人。
一个组就那么几十个人,吃饭的时候随便领一领就完事了。
谁都没想到量变引发质变,竟然会在这么基础的事情上出问题。
不只是吃饭,还有饮水、电力、卫生、流动人员管理……
总之各个基础环节,几乎都有大大小小的情况。
这要是换了传统制造业,或者是建筑业,完全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分组合作、模块化运行、流水线作业……人家已经有一整套的规范流程。
但电影行业不一样啊,这行绝大多数人都还处于“手工作坊”的时代。
很多时候,基本就是导演、摄影几个主创,再加上七八个剧务,就能攒一个剧组出来。
所以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
再还有剧组的道具,因为整部电影涉及到的物品种类太多、数量太大,而且每次拍摄开始和结束还都要抢着时间分发和收回,对工作人员人员的压力极大。
开机半个月,道具组集体请辞,表示这活没法干。
宫格尔这个制片人临时从横店招了两个经验丰富的老牌道具师,干了三天,又走了。
最后剧组实在没办法,抓了孟白这个壮丁,让他带着剧组自己的美术师,外加几个重新找的道具师傅,把道具组撑了起来。
“真没办法了,老弟,剧组实在抽不开人了。你是编剧,之前也几乎全程参与了创作和筹备工作,就你对这些道具最了解。”
郭凡拍着孟白的肩膀,脸上一副恳切的表情:“放心,最多有个十天,等这批道具师傅和美术师磨合好了,就不用劳烦你了。”
“……你都这么说了,我还能说啥。”
看着这老哥没几天就沧桑了一大半的神情,孟白实在没好意思拒绝。
结果,原定只打算在剧组待几天的他,愣是留了小半个月。
好在,郭凡这段时间也没有闲着,充分发挥自己管理学的优势,开始给剧组的各个流程规范标准。
人员依次分组实行梯度管理,所有道具按照使用场景划分S/A/B等级,拍摄规划表细化到单个分镜头……
就连摄影组的存储卡,都按照不同的场次、镜头分了不同的颜色,便于后期剪辑整理。
总的来说,就是学习工业化生产的那套体系——分门别类,各司其职,简化流程,统一标准。
眼看着一点一点变得井井有条的拍摄现场,结束自己“临时工作”的孟白感慨的道:“郭哥,能把这一套管理体系整出来,电影就算不成功钱也不算白花。”
以他这些年的从业经验来看,《流浪地球》虽然肯定还达不到好莱坞那套标准,但在国内影视行业而言,已经算得上是开拓者了。
他之前自认为弧光的项目,剧组的管理就挺规范的了。但是现在一对比,基本还停留在工地包工头的水平。
唉,还有万达、融创这些地产企业或者阿里、腾讯这些互联网企业也是,天天老折腾那个特效干什么。
又不是说多加几个特效,多整点炫酷的画面,就是电影工业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