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三章 战书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要你说来才能依次领新衣服。”

李丽质又帮着母后整理这里的闲杂物,道:“这是秩序,东宫的规矩,弟弟妹妹用饭要先排队才能入座,洗漱打水也要排队,才能井然有序,不然就乱糟糟的。”

长孙皇后道:“东宫这么多孩子在,又不是一个两个。”

李丽质点头,“嗯。”

听着女儿与皇后都在为承乾说话,李世民面色又多了几分不悦,拿起手里的奏章道:“你看看。”

“臣妾怎能看朝中奏章。”

“无妨,这是朕的太子想出来的办法。”

长孙皇后皱眉拿过奏章看了起来,其书写着正是一种奇怪的互市策略,又将奏章合,放在桌原本的位置。

李世民道:“伱觉得如何?”

长孙皇后疑惑道:“奏章是兄长写的。”

“朕知道,这个方略是承乾会告诉他的,并且还说是孝恭说给他的。”李世民冷哼道:“呵呵呵……朕的这几个兄弟是什么德行,朕岂会不知。”

又说起父子之间的事情,长孙皇后扶着太阳穴不语。

李丽质收拾杂物时的动作都轻了许多。

李世民刚拿起茶碗,还没喝一口又放下,道:“你知道朕让承乾参与朝政,你可知他都在做什么吗?”

长孙皇后不解道:“又怎了?”

“他竟然在中书省找了一个角落,每天就坐在那里翻看往年的卷宗,一看就是一个月,中书省那些卷宗都快被他看遍了。”帮母后整理好的杂物,李丽质脚步轻轻地走出了立政殿,而后在殿外听着。

懂事的宫女都走了出来,殿内就剩下了陛下与皇后。

长孙皇后看着丈夫的脸色,低声问道:“那陛下是希望承乾怎么参与朝政?”

“朕……”李世民欲言又止。

“那么敢问陛下,陛下是要承乾指点江山,指点朝臣办事,在中书省内威风凛凛,一言既出,群臣相随?”

李世民神色有些许缓和。

“臣妾再问陛下,是要李承乾如何参与朝政?难道他一个还不满十六岁的孩子治江山,平社稷,这是承乾他有何等雄才大略,让陛下这般高看了?”

妻子的两句反问,让李世民无话可说,悻悻地拿起一旁的茶碗,喝下一口茶水。

长孙皇后叹道:“陛下手下的文臣武将都是何等人物?如房玄龄,魏征,岑文本,再者说尉迟恭,李药师?秦琼?”

“陛下,承乾虽说有时是有一些真知灼见,那也是他勤勉观政得来,是因陛下手中能人将才如云,承乾心中敬仰陛下麾下的能人,这才会在中书省这般,这是敬重,敬重陛下的文臣武将的才略。”

李世民气馁道:“那也不用这般……”

长孙皇后道:“舅父说过,承乾这孩子心智比同龄人要成熟,不用陛下去说,他便知道该怎么做了,又何必费这心思,生这闷气。”

“你们男儿总是这样,一时意气,非要等人来数落,你们才会冷静,都过去这么多年了,还是这样。”

李世民嘴角闪过一丝笑意,又迅速消失。

长孙皇后指了指一旁收拾好的暖榻,又道:“陛下忙了一天,先休息吧,臣妾还要给兕子喂饭。”

言罢,皇后已抱起了小兕子,耐心地喂她饭食。

有道是当母亲的最懂孩子,不论太子怎么样了,长孙皇后不用去东宫看,便能知晓情形。

就能知道孩子的心思,也知晓孩子的内心。

家里的这几个孩子,如东阳公主,高阳公主那都是当皇后带大的。

她们在东宫好不好,当皇后的自然是一清二楚。

陛下躺在榻呼吸平顺了不少,多半是睡着了

听殿内的父皇母后不再说话了,李丽质这才放心离开。

贞观八年,腊月刚过,一月这天还下着雪,一个噩耗传入了长安城,颉利可汗过世了。

当年这位在草原威风凛凛的突厥可汗离开了人世,从李渊刚刚在关中站稳脚跟,这位突厥可汗与大唐的恩怨,一直纠缠到三年的阴山一战。

直到这位颉利可汗被押到了长安城,这位可汗与大唐之间的恩怨这才一笔勾销。

恩怨消了,人也死了,杜尔跪在颉利的榻前正在嚎啕大哭。

甄权站在一旁沉默不语,苏定方站在屋外,听着哭声,看着漫天的大雪。

三天后,朝中来了旨意,封颉利为归义王,赐谥号,命突厥人用突厥的礼仪来安葬颉利,葬在灞水。

一位久居长安的突厥可汗,被葬在了关中。

得到了天可汗的封赐,在死后给了这个颉利可汗一个体面。

东宫,李承乾还会把中书省的卷宗带到东宫看,第二天便会还回去。

李治与李慎坐在一旁,正在修改着自己做错的题目,两人作为东宫班的差事,被皇兄带到了身边做题。

“皇兄?”李治忽然抬头问。

“嗯。”李承乾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