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6章 明镜慈悲光明辛者  上命昭唐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罚唐人的祭祀,你念地藏经?

该不会是把“神足无碍,譬若虚空。灭除一切,惑障习气。”理解为了让儿郎们跑得飞快,就像御风而行那样吧。

没有约束的佛徒沉浸在安乐中,已然彻底堕入凡尘。明罗甚至怀疑,这些金刚士还能不能背出一部完经。

灵岩大贤者为三军借来一切菩萨佛子的力量后,苯教师便正式祀天地、星辰、山川。

先是离得近的长留之山。

请白帝少昊降下神罚,让唐朝皇帝李晔暴死。

再是积石之山、大夏川、西海、康狼山、黄河及其神祇。

请山崩,请河泛,埋葬唐军。

这一步通白结束后,招福者带着牦牛、羊、鸡、马、狗、猕猴、骆驼走到祭坛前,在悲鸣和惨叫声中,先折其足而杀之,继裂其肠而屠之。

可怜的狗,悲惨的骆驼!

杀光后,众白帽苯教师与护军者、讨击使、军官肩并肩站成三排,复告天地山川日月星辰:“我等咸须同心戮力,共保我家。使心迁变,怀奸反覆,神明鉴之,就同羊狗。”

然后端起盘子、酒杯饮食血、肉。

各位咒术师再上来,对着他们严肃道:惟天神地祇,共知尔志。有负此盟,使尔身裂,口吐鲜血而死,就如此牲,此婢。”

说完,一群哭哭啼啼的俊美奴隶被押上来投入挖好的坑。

太血腥了,不忍言。

最后,明镜慈悲光明辛者明罗率所有人跪下,两手撑地,对着祭坛犬吠,表达对神灵的敬意。没错,就是学狗叫。吐蕃的传统风俗,对尊者下拜就这样。大蕃灭亡后不流行,但在隆重的祭祀上,他们还是会遵古礼。

“汪,汪,汪!”

狗叫结束后,众人以身再作揖,方起身。

在明罗癫狂的引导下,众人咿咿呀呀的叫了起来:“聂赤王臣共修巴然苯上升天空!将士奔跑变狮身,入水不沉,峡谷生花,使水长流,铁器生火。能降伏妖魔,能把日月按在曼茶罗上,能使洞壁生带缚唐帝。乘兽如马,诵咒山倒。呀呀呀呀呀——”

在不远处瞻仰的数万武士和奴隶跟着嗬嗬。

“眼见五神,就金草焚地狱,吃毒如食。”

“象雄六万一千雄兵倒地,帽子上天如鸟追杀教敌。”

“做鲲鹏腾飞云层,衣服扔了就蔽日,死人复活,宇山倒立!”

诸巫各打一卦:可出战了。

祭祀告终。

武士们原本低沉畏惧的情绪一扫而空,眸子重新有了灵魂,刀背敲打盾牌、槊杆杵击地面的声音响了起来:“战战战!”

明镜慈悲光明辛者兼金城观察使明罗的笑容徐徐在浓密胡须下浮现,翻身上马:“出阵!”

于是一队队步骑动起来。

蕃制。重壮贱老,母臣于子,子倨于父。出入用餐,少者在前,老者居其后。

行军作战一样。

最年轻的在第一排,按年龄依次往后,岁数最大的在最后。如是上阵父子兵,则子在前,父在后。说吐蕃不讲孝道吧,儿子挡在老子身前的画面又很感人。说讲孝道吧……怎么这么抽象呢。

而且,单单只根据年龄布阵,不考虑强弱、体力、战技生熟,太离谱。

眼睁睁看着儿子死在面前,老子不得崩溃啊。

开元十六年,杜宾客率弩手四千人在祁连城与数万大军遭遇。但是什么结果?虏散走投山,哭声四合。

二十九年,吐蕃发兵四十万东征鄯城,于湟水受阻于镇将盛希液部五千人,一番鏖战,虏大败而去,改攻石堡城。

大历八年,马璘率二千人突营,黑夜中一箭射杀讨击使。贼众扶之号泣,举营遁。

十一年,剑南崔宁杀俘吐蕃及其裹挟的突厥、吐浑、氐、蛮、羌诸部二十余万,生擒虏将近两千人。

十四年,吐蕃二十万复寇雅州,发禁军四千及幽州兵五千同讨,大破之。

这样的战例很多。敌我差距这么大,圣人想不到怎么输,但吐蕃就是花式战败。也许和他们这种风俗有关吧,否则虏哭而去的记载不会不绝于史。

……

景福二年七月十三,拓跋思恭遣长子仁祐将夏兵六千来奉诏,朔方军韩遵亦派都虞侯于秀带着三千骑助讨。

七月十六,圣人令四方人马进逼金城。金剑使噶德悖、雾露使论吉琼、平夷使野诗长明为表忠诚,合兵万两千绕至金城背后的金城关,进驻中山桥,断贼北走退路。与之配合的,还有最新来投被发放兵甲整编为墨离军的阿史那部三千三百人。

担任墨离使的是来美长兄——洛雪。阿史那氏这一支还挺有文化,七兄妹分别叫洛雪、来美、离英、平嵁、嘉希、染香、应臣,真是小瞧了他们。

七月十七,经过在康狼山一带的几次小规模拉锯试探,摸清楚唐军十余万众是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