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先用剑炁轻轻触碰金蟾的伤口,伤口里郁积的异种灵气立马与剑炁起了争斗。
但好在异种灵气只是无萍之根,几秒后就被剑炁磨灭了干净。
再将几缕灵气柔和的渡入金蟾的体内,小家伙三条腿颤了颤,生命气息总算稳定下来。
“我虽然侥幸获取先机,但果然不能小看天下英雄。”
李阳感慨一声,从这抹异种灵气他能感知到,伤金蟾的那个家伙实力不低,在启灵之上,而且已经初步摸到了先天的门槛。
金蟾伤势太重一时半会还醒不过来,李阳将金蟾装进贴身的口袋里,不间断的输送灵气。
感受着金蟾的状态,李阳不免心中担忧,金蟾尚且如此,那没有任何修为的池彦泓现在情况又怎么样?
担心池彦泓安危,李阳没有停留,从小山峰下来后,继续在整个峨眉山四处寻找。
心中忧心,脚下速度自然也快了许多,
天色逐渐昏暗,此时的峨眉山山道只有山猴古树,青苔白雪。
李阳走过生态猴区时,看到两只峨眉藏酋猴相争,抓得彼此头破血流,可一见到李阳两只藏酋猴突然停下了打斗,龇牙咧嘴仇怨的看着他。
生物都有趋吉避害的本能,藏酋猴生长在山中,这种本能尤为强烈,有只藏酋猴右腿跛足,感受到李阳的气息,灰溜溜的往山上逃去了。
李阳也不在意,峨眉山猴子向来没什么风评。
他一路往上,按照九老洞两個小沙弥的描述,李阳先去了报国寺,雷音寺,伏虎寺等几个峨眉山主要寺庙,许是吃了池彦泓的亏,这几个寺庙看守的特别严格,几个手持警棍的安保在寺中来回巡逻。
李阳只得像模像样的装作游客,在几个寺庙中四处参观找寻线索。
此时寺中基本已经没有游客,大多已经登山上去了,几个老主持看见李阳颇感奇怪,但也没有深究,只是嘱咐李阳天色已晚,快点上山或者下山去,不然没有落脚的地方。
李阳道了声谢,随便就在报国寺里转悠。
此处的藏经阁是古朴的三层阁楼样式,屋檐房梁也不似近代建筑风格,按照小沙弥所说,这个地方就是池彦泓被峨眉山僧人发现偷书的地方。
趁两个保安不注意,李阳一个翻身,从报国寺藏经阁二楼的窗户翻了进去。
报国寺历史悠久,藏经阁里的书籍大多布满积灰,被池彦泓弄乱的地方已经被收拾整齐,而且空间极大,李阳像个没头苍蝇一样四处乱转。
路过峨眉山本地风俗记录时,李阳停下了脚步,仔细观察,整个藏经阁只有这个地方的书籍没有积灰。
这个书架藏书足有几百卷,书籍名全是《嘉定州XX年州志》以及《峨眉山志》。
李阳眉头一皱,峨眉山地处乐水市,而嘉定州则是乐水市在古代的名称,池彦泓费尽千辛万苦难道就是为了几本本地州志吗?
李阳唤出剑炁,腾于半空放出朦胧清光,借着清光,李阳一本一本的开始翻阅州志内容。
当读到明代时期的州志时,一页有明显折痕的书页引起了他的注意:
【(明)正德十六年《嘉定州州志》记录】
【刺史白显春重修山碑,时,天大旱,有一道人日:“五月一日,当有大水,宜令吏人豫为其备。”白不听,到其日,旱烈,道人急使白刺史,刺史笑之。日将中,天北云起,须臾大雨。】
【至晡时,湔水涌起十余丈,突坏庐舍,所害数千人。道人体如大日,洪淼莫能近,所庇数十人,水去,刺史即遣人随其往,乃至峨眉,遂迷。】
再接下来是明清以前《峨眉山志》上一些关于峨眉山上佛光的传言记录,从汉到明大大小小十余篇。
李阳合上书页,心中一动,池彦泓曾跟他说过食炁法衰落后,当时许多食炁法脉遁入蜀中成了剑仙一脉,如果州志上没有夸大的成分,那个道人应该就是明代时峨眉山上隐居的古剑仙一脉。
“‘体如大日,山洪莫能近,所庇数十人’难道这就是池彦泓在寻找的阳极根法吗?”
心中有了思绪,李阳从藏经阁中退了出来。
行到一颗榕树下时,一位老僧人突然叫住了他。
“居士,天斗快黑了,这么还不下山?在我这庙中赖着算怎么回事?”
老和尚坐在古榕下的方桌上,神情严肃的望着李阳。
“老住持,我只是仰慕佛教文化,一时兴起在庙中玩过时间了。”李阳笑眯眯的说道,他一眼就看出这个老和尚气血充盈,根骨强健,已经到了引气的境界。
“本庙的藏经阁可不是游玩的地方。”
“我不明白主持的意思。”
“居士身为道家真人,就不要拿老衲说笑了。”
老和尚面色凝重,在他面前的这个年轻人身上这股圆澄澄的精气势头,已经是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