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在布袋子里,看着小麦进了冯婶子的院子这才赶忙着急回来。
回来以后,关上房门,王青松赶忙拿出来手里的八卦镜。
此时两个八卦镜紧密的贴合在一起,怎么也拿不下来。
就形成了两面八卦镜的样子。
刚刚脑海里莫名的多了一些东西,让他知道这玩意是个大概什么情况了。
一共也就三个变化。
第一个是随着他将八卦镜给拿掉合并在一起,从此以后自己将不再局限在这个房间,只要自己带着八卦镜,只要能量充足,随时可以来回。
不用像之前那样到时间才能回来。
相当于这个八卦镜就是一扇可以移动的门。
让他一阵的高兴。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以后他就会方便很多,也就不用完全拘泥于一个地方了。
以后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第二,存留的时间也可以选择了,之前是十个小时,现在也是不再限制。只不过连续在那边存在的天数越长,消耗的能量越多。
这个也挺好的,
自己每次过去在那边只能待十来个小时的时间,想做什么事情,一会时间就过去了。
人身体也熬不住。
至于消耗的能量,第几天,就消耗几盏灯能量,第8天一天就得消耗8盏灯的能量。
而第三个变化,则是时间流速,之前是慢十倍,现在是可以选择快十倍。
前两个倒是挺好的。
至于第三个,他还没搞明白要这玩意有什么用?
这边待一天,那边过去十天?
有什么用?
其他的倒是没有太大的变化。
手中拿着八卦镜,在那里琢磨了一会,自己要是想在那边待的时间长,那就得多收集一点东西才行。
没有去多想,将自己再荣宝斋买的东西给拿了出来。
将能量从低到高依次排序开来。
最先拿出来的自然是那一对康熙年制的缠枝青花瓷碗。
一道白光闪过,第三颗的亮光亮了三分之一。
接下来就是剩下的了。
除了这一对比自己买的那一对碗要稀薄一些,其他的都比自己买的碗要高很多。
七个东西全都给吸收了,算是凑齐了七个亮光。
如果不在那边多待着的话,那可以去七次。
最多的是一个贴着标贴写着明青花的人物图大赏瓶。
其次才是那个宋代汝窑盘子。
这两个就可以单独点亮1次.
王青松看着这东西,一阵的奇怪,这到底是按照什么区分的呢?
朝代?
感觉不像啊!
宋代汝窑那肯定比明青花更早,怎么就能量更少了一点呢?
搞不明白,他也就没有再去多想了。
去城里把手里的东西给卖了,再收集一点东西,然后去那边看看能不能在那边多待。
想到这里他四下看了看,将屋子收拾了一下,这才将房门给锁上离开了家里。
估计梁春晓在那边等的着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