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最后,石海还是拿了两只大肉包,作为对何雨水的感谢。把小丫头乐得合不拢嘴。
就在这几天,石海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吃的方面,全家人居然有完全不同的两种待遇。
在穿越之前的那个位面,全家人基本上吃的都是一样的东西吧?而且会把那些好吃的东西,优先留给家里的老人、女人,尤其是孩子。
但这个年代就不同。最好的会留给当家男人,保证他有干活的体力。剩下的才是老人、女人和孩子。不仅吃的很差,而且还吃的很少。
就像之前那个刚子的相声,那位扛大包的,他就是有酒有肉有玩,但带回到家里的东西,无非就是棒子面加几颗菜而已?
比较典型的就是二大爷刘海中他们家。刘海中经常吃香喝辣,最多分一点给大儿子刘光齐。而二大妈和刘光天、刘光福就吃的比较差,所以经常偷吃后,再来个皮带飞舞草上飞。
因为周围的百姓家庭都是这样的。所以男人觉得理所当然,老人、女人也觉得理所当然,甚至连孩子都觉得理所当然。
何雨柱家同样如此。
说实话,何雨柱并没有亏待妹妹何雨水,后来连高中学费都已经主动承担了。但在吃的方面,照样把吃剩下的留给何雨水,觉得这种做法并没有什么不妥。养的那丫头就像根绿豆苗似的?
真不是傻柱故意虐待妹妹,而是这种生活环境,都认为很正常罢了。连何雨水自己都觉得没什么关系。
说实话,三大爷阎埠贵虽然一心算计,但起码在吃的平均主义方面,已经超过了周围大部分的爷们了。
所以说,既然要感谢,那就索性给这小丫头开开荤吧!
……
把那些咸菜坛子洗干净后,还需要晾晒吹干,才能够做那些咸菜、酸菜、泡菜。
趁着这时间,石海就把自己的屋子看了一圈。
目前工作已经解决,肯定是个很好的单位。以后就不用做煤黑子和板爷了。找学校一时无法解决,只能够以后慢慢寻找机会。物资储存正在蚂蚁搬家,这个不需要着急。至于京城大妞?那还算问题吗?
所以自己优先考虑的就是——房子需要整理干净,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
石海就发现,自己居住的那间厢房,足有35平米。而边上的那间耳房,也有20平米不到。更为夸张的是,四合院的后花园部分,大部分已经被分割了出去,作为了其他单位的仓库。但还是有一部分保留了下来,其中自己两间房的后面,就有这样一块原先的后花园,足有40平米左右。
另外,在房契上,连两间房外面的门廊都属于自己家。登记面积足有104平米?如果是这样,以后自己是不是可以号称——皇城根下两分地?
卧槽!兄弟好像牛逼坏了哈!
其实这就是建国初期,大量旧权贵外逃,遗留下不少的无主房产。街道就把这些房子分配给了石老轴和石海居住。
就像上面介绍的那样,他们作为城市无产阶级,那是优先照顾的。
等到了1953年,由于国家缺少资金,实行了住房公转私政策,鼓励百姓把租用的公房购买成私房。
石老轴肯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于是街道投桃报李,在做房契的时候,就把后花园和门廊也全部划给了他们家。所以就变成了私房。
不过这个政策很快叫停,持续时间连半年都不到。但赶上了就赶上了,这就变成了石海的私产。
需要注意:当时的石老轴是听政府的话,他花了420元买下了这里的房产。
应该都知道,如果是自己居住的住房,私房和租公房没什么两样的。甚至等到以后,住房已经公私不分了。在这个年代,祖上留下来的就算了,但自己购买私房,那是毫无意义的。
说的再明白一些,石老轴就等于变相捐献了国家420元。
当时的420元,不考虑那些进口货,在国内的购买力方面,就等于420大洋。像这样的一笔巨款,足以购买比较破旧的一进四合院了,而且还是独门独户。1000大洋就能购买二进四合院……
并且石老轴还是个捡破烂的。他省吃俭用,留给石海的只有20多元?但照样捐献国家420元!
因此说,真的血脉相连,绝对值得信任。两位大姨也理所当然的把石海当成“红小鬼”。
当然,谁也没有想到,后来的私房会那么值钱。还是皇城根下两分地?
不过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话说回来,除了耳房里的破烂以外,后院的破烂同样已经堆满。
尤其石海还发现,后院还堆着不少破烂家具、破烂木头?居然还有三堆煤核,他差点儿就没有当场自闭。
在京城的燃料里,金刚碳这种奢侈品就不多说了。最高档的就是煤块,京城人称之为“咋子”。煤块的热量值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