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显露出疲态。
那边亚洲偶像还没有熄火,只是露出些颓势,达人秀立刻横空出世,让星空卫视再度成为香江民众关注的焦点。
达人秀的热播有逐渐成为文化现象的趋势,也引起了许多香江媒体的讨论。
除了讨论节目本身,这些媒体最关注的话题是星空卫视。
这几年时间,星空卫视不惜成本、投入重金制作了一批又一批爆款节目,在香江本地的收视率已经常年位居第一。
受此影响,无线电视台母公司电视广播广告营收同比下降115,无线电视台这个原本的霸主面对星空卫视的霸道逐渐显露出颓势。
这倒不是无线电视台太弱,而实在是星空卫视卡的太多。
因为是卫星电视台,所以星空卫视一旦起势,其覆盖的收视人群和潜在的广告收入是无线电视台这种本港电视台根本无法企及的。
这也是星空卫视敢于投入巨资制作精良节目的根本原因。
再加星空卫视有个隐形的土牌策划。
创意、资金、制作实力,样样都是碾压的局势,无线电视台怎么跟星空卫视争?
经过这几年,很多媒体也逐渐看出了卫星电视台对免费电视台的优势,几乎就是降维打击。
当初港府在发放卫星电视牌照的时候,其实就曾考虑到这个问题。
特地规定了两个附加条件,即不准播放粤语节目和不准向用户收费,其中不准播放粤语节目这一条就是为了限制卫星电视与香江免费电视台争夺用户。
可在卫星电视成立之后不久,李家二公子就凭借着老父亲与港府良好的关系,成功的游说港府取消了这项限制,星空卫视也因此而得利。
从去年以来,就有不少媒体讨论应该对星空卫视加以限制,取消其播放粤语节目的权力,这样对香江的电视行业才算是公平。
外界出现这种舆论风向,必然有本港其它几家电视台在背后撑腰。
不过陶玉书倒未太过在意,星空卫视这两年在东南亚、东亚和南亚地区扩张迅速,目前已有包括合家欢台、中文台、电影台、卡式台等12个台,共计46个电视频道。
覆盖收视区域涵盖了中国内地广东、湾岛、香江、濠江、印度、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新加坡等17个国家和地区,收视人群达到了64亿。
1993年一整年,星空卫视实现广告营收305亿港元,增长速度惊人,广告营收突破30亿港元的时间比当初信报估计的还要快了两年。
不过星空卫视发展势头迅猛,却并没有给林氏影业和明报企业带来多少归母利润,星空卫视这两年赚的钱大部分都投入到了频道开设和节目制作。
陶玉书对于赚钱这件事倒是不着急,在她看来,星空卫视是一家立足于亚洲的国际性电视台,扩张版图和影响力才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眼皮一翻,陶玉书懒得理会妹妹的作怪,她又看了一眼手表,刚打算问助理赖万琴梁伯韬到哪儿了,梁伯韬就出现了。
见他满脸春风,似有喜事,陶玉书没有直接开口询问,而是将他带到了华章天地顶楼的办公室。
看起来有好消息?陶玉书语气轻快的问道。
是。梁伯韬干脆利落,经过这段时间的关注,我们已经筛选出了一批可疑的账户,这些账户很有可能就是新闻集团提前布置好的暗线。
听他这么说,陶玉书的眉头轻,确定吗?有证据?
确凿的证据很难抓,但交易数据不会骗人。梁伯韬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语气慎重道:而且我掌握到了一个信息。
陶玉书的脸转向梁伯韬,她知道这才是梁伯韬要说的重头戏。
什么信息?
就在一周之前,汇丰银行批了一笔高达4亿美元的贷款!
4亿美元!
换算成港元就是差不多30亿,不管是在香江还是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是一笔庞大的贷款数字。
银行不是慈善机构,如此庞大的贷款等闲公司是不可能借到手中的。
放眼香江,能让汇丰给予这种待遇的公司也是屈指可数。
查不到放贷对象,对吗?陶玉书问。
对。
如果是香江的大公司贷款,没必要隐瞒消息,想要隐瞒这种消息也很困难,
那么就只能是外资贷款。
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大规模资金流动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外资通过贷款的方式进行经营活动也很正常。
但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普通的经营活动可是很难贷这么大一笔钱的,除非是涉及到大规模的收并购或者是投融资。
最近香江的商界风平浪静,至少在陶玉书和梁伯韬的层面还未听说过有哪家外资即将有大动作。
如此一来,这笔贷款资金去向的可能性指向就越来越明确了。
伯韬,我记得李家大公子现在是汇丰银行董事吧?
陶玉书的一阵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