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
包括陶玉书提到的吴宇森,从终极标靶的一鸣惊人到断箭的横扫市场,俨然已经成为好莱坞的当红炸子鸡。
如果这些电影的续作、导演新作能够有索尼影业的参投和发行,对于索尼稳定自身股价、拉升财报表现是有很大帮助的。
哥伦比亚影业的巨额亏损很大程度其实是商誉性的,说白了就是品牌价值受到了损失。
电影公司靠什么拉升品牌价值和市场占有率,不就是靠过硬的作品吗?
想到这里,乔费尔蒂梅尔脸不动声色,问道:林氏影业的制片能力是一流的,这也是索尼影业看重你们的原因。
当然。陶玉书昂着头,对这一点非常自信,费尔蒂梅尔先生,虽然你是位白人,但既然你现在位索尼工作,应该也能明白亚洲公司在美国文化界发展所遭遇的困境。
索尼和林氏同为亚洲企业,我们在美国有着相同的利益诉求,那就是扩张我们在美国这个世界最大的电影市场的份额和影响力。
为此,我们可以承受巨额的亏损和高风险,但绝不能忍受失败。
我想在这一点,索尼与我们应该有着一致的想法。
在陶玉书说这些话的时候,乔费尔蒂梅尔已经整理好了思绪,心态重新从容起来。
索尼影业战略入股林氏影业,是合则两利。
未来我们两家可以在北美市场共同投资、发行电影,以我们林氏影业出众的内容制作实力为索尼影业的业绩增长作出贡献。
有了我们的制衡,你们在与很多好莱坞的知名制作人、导演谈判时,也拥有了更大的谈判空间。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
说到这里,陶玉书停顿了一下,才说道:像只肥羊!
乔费尔蒂梅尔忍不住把一手虚握在嘴巴前,咳嗽了一声,然后战略性喝水这几年索尼以哥伦比亚影业的名义屡屡参投大投资电影,又屡屡血亏,已经成了好莱坞的笑谈。
陶玉书侃侃而谈,将两家公司合作的前景描绘的无比灿烂辉煌,即便是乔:
费尔蒂梅尔本来心有警惕,也忍不住为之动心。
林太太,我不得不承认,你是个谈判高手。
面对乔费尔蒂梅尔的夸奖,陶玉书淡然说了一句谢谢,她知道对方肯定还有话说。
不过我这次来是来谈收购的事的。你所说的战略投资并不是我来此的目的,也不是我能决定的。
陶玉书微微颌首,我明白。这么大的事,不可能在三言两语之间决定。但我想,你应该将我的这些话一字不差的传达给彼得格巴和约翰彼得斯两位先生,又或者是盛田昭夫先生也可以。
彼得格巴和约翰彼得斯是索尼影业的联席,盛田昭夫则是索尼的创始人和老板。
四目相对,乔费尔蒂梅尔感受到陶玉书的强势,但还是点了点头。
陶玉书说的没错,其实不仅是索尼影业与林氏影业有着共同的诉求,包括他们这一批索尼影业的管理层,也与林氏影业有着同样的诉求。
公司连续巨亏4年,再这么亏下去,他们这些高管都得滚蛋。
而且即便大家都是好莱坞的老油条了,但把投入巨资的索尼影业经营成这个吊样子,恐怕以后他们在好莱坞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至少不会再有索尼影业这样信任他们的大水鱼了。
从我个人层面而言,我很希望索尼影业能够在好莱坞多一个战友!
乔费尔蒂梅尔的表态让陶玉书很满意,看来他听明白了自己的话。
在明报工业中心的见面聊了一个午,之后乔费尔蒂梅尔又花时间了解了一些林氏影业的情况。
结果就在他准备离开香江的当天,星岛日报赫然刊登了一篇新闻新力影业副总裁访港,林氏影业或将面临全面收购。
消息一出,资本市场的反应是最迅速的,林氏影业的股价发生震荡。
收购这种事对于正处于良性发展的企业来说并不是个好消息,但因为收购文可能导致发生股票争夺战。
利好与利空齐出,是造成股价震荡最根本的原因。
有记者致电林氏影业询问星岛日报的新闻是否属实,得到的答案是无可奉告。
费尔蒂梅尔先生,看起来有些人把你们索尼影业当成了工具。
送乔费尔蒂梅尔到启德机场时,陶玉书送给了他一份最新的星岛日报。
乔费尔蒂梅尔不算是索尼影业或者索尼的决策人,但联想到这件事前前后后,他也有些明白这幕后似乎隐藏了一双大手。
我想真诚的合作应该不会受到这些外力的影响。乔费尔蒂梅尔说。
当然。
陶玉书笑着说道。
送走了乔费尔蒂梅尔后,她无奈的摇了摇头,这个乔费尔蒂梅尔终究是咖位太低,也不知道回去之后能不能给自己带来好消息。
毫无疑问,新闻集团既然能影响索尼影业对林氏影业释放出收购信号,那提前预谋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