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朝阳的第一反应是嗤之以鼻,你想见就见?
可后来他一想,老谢待他不薄,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嘛,也可以理解。
“那行吧,你等我会儿。”
林朝阳让杜蓉等了他一会儿,洗漱收拾好后才跟着她去了图书馆。
来到燕大图书馆,他便被请到了会议室,见到了所谓的外国友人。
“朝阳,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斯坦福大学的倪德卫教授,倪教授师从杨连升先生,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尤其对周朝历史和哲学的研究功底深厚。”
“倪教授,这位是我们馆的林朝阳同志,他的笔名就是许灵均。”
谢道源给林朝阳和倪德卫两人互相介绍了一番,又对林朝阳耳语了几句。
早在80年,燕大图书馆就和斯坦福大学建立了图书交换关系,这次倪德卫是代表斯坦福大学专程向燕大图书馆捐赠图书的,其中还有一批明清时期的鱼鳞册,颇具研究价值。
谢道源作为图书馆馆长接待倪德卫,两人在闲聊时,倪德卫无意间提起了他前两个月看过的一部中国。
谢道源听着他的描述觉得熟悉,细细一打听,这不就是林朝阳的《梵高之死吗?
他没想到远从美国来的客人,竟然还能跟燕大图书馆产生如此奇妙的缘分,倪德卫听说他看的作者竟然就在燕大图书馆工作,也觉得十分神奇,立即提出了想见一见林朝阳。
倪德卫是代表斯坦福大学来赠书的,这点小要求谢道源当然得满足人家,于是才让杜蓉去叫了林朝阳过来。
听谢道源介绍完了情况,林朝阳便从容的与倪德卫聊了起来。
倪德卫是斯坦福大学的终身教授,也是美国汉学界的资深汉学家,还在1967年获得过儒莲奖。
后世别说是外国人了,可能绝大多数中国人也没听说过儒莲奖这个奖项,但这个奖项却与中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儒莲奖创立于1872年,以法国著名汉学家儒莲的名字命名,每年由法兰西文学院颁发一次,奖励在汉学研究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或者学术团体。
百年以来除了有三届名单落空和二战的不可抗力之外,儒莲奖的颁奖从未停过,我国的语言学家王静如、哲学家冯友兰、国学大师饶宗颐等人也曾获过儒莲奖。
因此,倪德卫称得上是一个文化方面的中国通。
根据他的描述,他在斯坦福大学的图书馆里看到的应该是熊猫丛书。
几個月前,杨献益代表《中国文学来与林朝阳洽谈出版英文版《梵高之死的事,当时以非常低的稿费获得了这部的出版权。
《中国文学也好“熊猫丛书”也好,都是由政府方面推动的官方文学走出去,在海外最多的展示渠道就是进入各个大学的图书馆。
倪德卫又是个专门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学者,所以在他们学校的图书馆读到《梵高之死也就不奇怪了。
聊天过程中,倪德卫最好奇的就是林朝阳一个中国作家怎么会把将十九世纪的欧洲和梵高这个已经去世一个多世纪的天才艺术家描写的如此栩栩如生。
林朝阳笑着回答他,“你忘了我在哪里工作了?燕大的图书馆藏书总量近200万册,这里是一个巨大的资料库。”
听着林朝阳的话,倪德卫点点头,认可了林朝阳的话。
两人又交流到最后,林朝阳提议送倪德卫一部中文版的《梵高之死,并在书的扉页上签了名字,送上了祝福的话语,哄的老外高高兴兴。
“朝阳,《渡舟记不是刚出版嘛,我看也可以送倪教授一本。你这部很有禅意,相信他一定会喜欢的。”谢道源提醒了一句。
林朝阳从善如流,又送了一本半个月前刚刚出版的《渡舟记给倪德卫,并给他简单介绍了一下的情节。
倪德卫听完果然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本身研究的就是中国哲学和历史,《渡舟记这种很对他的胃口。
“回去之后我一定好好拜读!”
倪德卫高兴的收下了礼物,他是汉学家,读一本当代文学作品当然不存在任何问题。
等搞定了倪德卫,已经是下午了。
林朝阳打着哈欠,满眼血丝,谢道源问:“看你这么累,昨晚没休息好吗?”
“不是。孩子生病了,这两天晚上没怎么睡觉。”
闻言,谢道源满脸愧疚,“你看这事闹的,早知道就不叫你过来了。”
“没事,孩子烧都退了,我就是睡的少了点,不碍事,我也是咱们馆的一分子嘛。”
谢道源听到这话脸色欣慰,说道:“行了。客人也招待完了,伱就回去歇着吧。累了好几天了,得好好休息才行。没事就别过来了,有事我让人通知你。”
谢道源的话翻译一下就是:待客有功,假期延长。
具体多长没说,反正没事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