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慕,半是玩笑的说道。
陶玉书说道:“就是个交通工具。”
“别说了,别说了。我就听不得这话,我也想要这样的交通工具。”吴颖芳娇憨的喊道。
“伱说实话,这摩托车花了多少钱啊?”吴颖芳又问。
刚才有同学也问了这个问题,只是在大庭广众之下陶玉书没好意思回答,这会儿吴颖芳单独问她,陶玉书只好说道:“这是在友谊商店买的,花了两千六百多块。”
吴颖芳掐指一算,惊呼一声,“那不是快四千块钱?”
“你小点声,别咋咋呼呼的!”
吴颖芳没心没肺的说道:“你都骑着摩托车来学了,还怕我咋呼?”
陶玉书的表情略显无奈,吴颖芳说的也没错,在如今的燕师大校园里,她这辆摩托车确实太扎眼了。
以她们中文系来说,七七级一百多个学生,拥有自行车也就十多个人,还不到十分之一的比例。
这还是因为他们这一届学生当中有许多人都曾经参加过工作,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后面几届学生里,有自行车的人就更少了。
在大家连自行车都没骑的时候,她却已经骑了摩托车。
如果做个类比的话,现在的自行车就相当于是后世的代步车,而陶玉书的摩托车等于是把超跑开进了校园,拉风程度自然不言而喻。
“你们家朝阳同志可真舍得给你花钱啊!”吴颖芳满是艳羡的说了一句。
陶玉书和她同是学生,虽然平时偶尔会发表些评论文章赚点稿费,但摩托车这种昂贵的工业品肯定不可能是她自己就能消费得起的,肯定是林朝阳这个能赚钱的作家给她买的。
听着吴颖芳的话,陶玉书大大方方的笑着说道:“他不舍得给我花钱,难道给你花钱?”
吴颖芳羞恼道:“胡说八道,我撕烂你的嘴!”
两人笑闹了几句,同学们对那辆雅马哈125的热情才逐渐散去,陆陆续续进了教二楼准备新学期的第一堂课。
次日,林朝阳正在班,李曙光突然找了过来。
林朝阳本以为他是来组稿的,结果李曙光却说道:“朝阳,我们出版社打算出一部选,想把你的牧马人和小鞋子收录进来。”
结集出版就意味着又要有稿费了,林朝阳自然乐得答应,可他也有些好奇,这个选是个什么名头。
经过李曙光解释后他才知道,原来这部选是应友邦南斯拉夫的邀请策划的,集结的都是国内近几年影响力比较大的中短篇,到时候这部选将会翻译出版到南斯拉夫。
“稿费给多少?”听完李曙光的话,林朝阳问起了他最关心的问题。
“千字三块。”
“太少了吧?”
“不少了。你这俩都收了多少回稿费了?”
“收的再多那也是我辛辛苦苦写出来的,再给加点,哪有你们给的稿费这么低的?都跟转载稿费一个价儿了。”
李曙光无奈的看着林朝阳,“有的是比我们还低呢,那些地方刊物……”
“胡说!你们能把自己跟那些地方刊物比吗?好歹也是国字头的出版社,你们得拿出点格局来。”
林朝阳企图给李曙光洗脑,李曙光却不吃他这套,“稿费我说了不算,要不然你去社里跟领导商量商量。”
“那算了,这稿费我不要了,你们别收了。”
李曙光没想到林朝阳一言不合就掀桌子,只得拉住他劝道:“你也得理解我们,这是面的任务,选是赔钱买卖。”
“你们干的赔钱事还少吗?谁让你们头顶着人民俩字呢?你们就这么坑我这个人民啊?”
李曙光不由得苦笑,“行行行,我服了。回去我给你研究涨稿费的事,你要多少?别太离谱啊!”
“千字八块。”
“太高了,我们这就跟转载差不多……”
两人拉扯了半天,最终林朝阳答应了千字六块的价格。
等李曙光走后,快到午饭时间了,林朝阳便溜达着往食堂走去,路过大饭厅门口的海报栏,见有准备吃饭的学生们正在围观,他便凑了去。
燕大的海报栏历来都充满了热闹,前些年大字报是这里的专属读物,现在变成了学生们发表诗作和各种各样见解的地方。
林朝阳凑到海报栏前,隔着几个人头,看到了面的文字。
从看个人英雄主义的利与弊。
不同于沪文学那一类文章偏激的观点,这篇评论集中讨论的焦点放在了主角江南生的牺牲是否值得的身。
笔者的态度很明显,认为江南生的行事完全是意气用事,看似舍身报国,实际却是莽夫之举。
自棋圣发表以来,关于的评论文章发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