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增加了,百信、贾商心中的信心。
纵使他们这些个官员,在闻之此言之后,所想的亦是如此的心情。
就可想而知,眼下的做法是何等的好。
并且此间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则就是此番新的大明宝钞的推行,并非如同以往的那般,朝廷下达指令,以粗暴的政策和律法手段,强迫百姓和贾商去接受。
而是通过一步步的增加和增强他们的信心,让他们一点点的去接受,只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毫无疑问新的大明宝钞,肯定会慢慢的成为主流。
那些个出去、兑换出去的银两,则肯定会慢慢的再次流入朝廷的手中。
毕竟新的大明宝钞,亦是为纸质的行事发行。
相较于金银铜钱之类的货币形式,要轻便和轻松不知几何,想来只要出门,没人愿意去带什么笨重的铜板、银子、金子之类的物品,那么大明宝钞则就成了首选。
只要朝廷的储备够足,且只要不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下,那么此间就绝对能够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
新的大明宝钞流行、成为主流,说白了也只不过就是时间问题而已。
短暂的停顿了片刻,方才被问及到的群臣,也是一个个不约而同的从愣神中回过神来,没有丝毫的犹豫,于此间纷纷跪拜了下去,行礼朗声应道:
“回太子殿下、汉王殿下.”“臣等无任何异议。”
“殿下此计,可称之为神来之笔,亦分毫不为过。”
闻之此言。
朱高煦和朱高炽两兄弟彼此对视了一眼,皆在彼此眼中看到了此间的喜悦之情,短暂的停顿了片刻,朱高煦亦没有就此作罢,继续趁热打铁的出言,道:
“既然诸卿无任何异议。”
“根据近些时日以来,应天府城大明钱庄开业的宝贵经验。”
“以往咱们已经在准备的,咱们大明境内各个州府的大明钱庄,亦应当以最快的速度实施下去。”
说着,说着,朱高煦的目光,再次落在了户部尚书夏元吉的身上,大喝一声道:
“户部尚书!!!!”
被点到名字的夏元吉,再次快速从队列中站了出来,躬身恭敬行礼,道:
“老臣在!”
朱高煦微微的颌了颌首,道:
“户部之前与工部联合,已然早早的在做那些个准备。”
“那么就别傻乎乎的愣着了,后续牵扯着各个州府的大明钱庄开设等问题,亦应当尽快的实施下去,尔等可有什么问题?”
听了这话,工部尚书宋礼和户部尚书夏元吉,两人彼此对望了彼此一眼,面对大家都说话,面对大家都认可的事情,已经有了鲜明的例子在前面,他们哪里还敢有什么意见和想法?
为此,宋礼和夏元吉二人自是不敢有分毫的犹豫,神情恭敬的躬身行礼,应承道:
“诺!”
“臣等,紧随其后就尽快的,实施下去。”
朱高煦闻言,满意的点了点头,之后扭头看向一旁的锦衣卫指挥使纪纲,皱眉沉吟了片刻,继续出言道:
“大明钱庄前往各个州府开设.”
“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以及发生一些我们不想看到的事情。”
“此番事情上,锦衣卫则需要辛苦一些。”
“锦衣卫与都查院,两部门各自挑选各自的人手,组成一个巡视组,专门巡查和巡检,开往各个地方的大明钱庄、以及大明钱庄的账目等问题。”
“严厉的打击此番事情上的贪腐问题。”
“绝对不允许发生一例,但凡有发生任何的端倪,以及任何问题,则可直接拿下,严惩不贷、绝不姑息分毫。”
“可明白?”
“可有异议?”
闻之这话,纪纲与都查院左都御史两人彼此对视了一眼,皆是神情骤然一肃,自是比之任何人都清楚,这里面存在的利益有多大,可能衍生的蛀虫会有多少,为之铤而走险的人会是几何之多。
也肯定明白,落在他们两人身上的担子有多重,自是不敢有分毫的犹豫,不约而同的从队列中站了出来,神情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的郑重无比,躬着身子冲着高台上的朱高煦、朱高炽两兄弟行了一礼,斩钉截铁回道:
“恳请太子殿下、汉王殿下,放心。”
“臣等必定不负,朝廷之期望。”
“一定严格要求,杜绝贪腐和蛀虫的出现。”
听了这般吩咐的群臣,所有人心中皆是猛地震了震,几乎所有的人,脸上皆肉眼可见的,能够看到他们神情中的喜悦之情。
毕竟就像朱高煦所言的那样,有了应天府城的鲜明例子在前面,又知道不管发生什么样的挤兑风波,朝廷都能够抗的住,那么又明知眼下来稳赚不赔的事情。
就这样的事情,谁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