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不否认
夏元吉这样的担心,也并不是没有任何的道理。
因为他们此举的行为,乃是让天下的百姓和贾商,让这些个人重拾对于大明宝钞的信心、亦是重拾对于朝廷的公信力,倘若长此以往下去。
确确实实的,会对大明宝钞,造成不小的影响。
毕竟百姓和贾商,以往几乎都是用的大明宝钞,现如今大明宝钞可以兑换等额的银两,不少人担心.为此,出现了大量的挤兑风波,这些个行为,倒也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在开大明钱庄的时候,他们就有所预料的事情。
原因无他。
从太祖时期,大明宝钞施行开始。
朝廷只顾着发行大明宝钞,并没过多的干于此间发行,以及天下银两、国库储备的平衡。
刚刚开始的时候,倒是没有任何的问题,也不见任何的端倪。
但是伴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看着手中的钱财的购买能力下降,自是会导致大明宝钞的公信力、以及大明宝钞的名声,于此间慢慢的变的微弱和不遭人信任、待见。
百姓和贾商面对这样的情况,自是巴不得全部兑换成硬通货,亦完全不担心所谓的贬值问题,这些个行为,也是能够理解的事情。
就这般。
沉思了一会后,朱高煦半眯着的双眸缓缓睁开,脸上的神情不见分毫的变化,依旧淡然淡定,冲着神情略显有些担忧和担心的夏元吉摆了摆手,回道:
“夏大人安心。”
“在大明钱庄推行的时候,咱们不是就预料过当下的事情会发生吗?”
“勿焦勿虑。”
“本王自是有办法,但是眼下还不是那般行事的时候。”
“至于钱庄的储备的银两和钱财,咱们大明朝廷的国库,已然不是以往的国库,你为户部尚书,自是应当比任何人都清楚。”
“前期做了那么多准备,咱们朝廷既然敢这样做,自是就不害怕。”
“百姓也好、贾商也罢。”
“他们要兑换,就让他们兑换就好了,又不是什么大事。”
“再说了”
“大明宝钞,本就是我们朝廷推行的,哪里有不让别人兑换的理由?”
“真要如此.”
“咱们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就眼下大明钱庄的情况,眼下的所发生的事情,不过是当下一些小问题,咱们要把眼光给放长远些,只要稍稍微给一些时间,等到大明宝钞的公信力上来。”
“咱们付出去的真金白银,那么最后亦会慢慢的流入咱们大明的国库。”
“此件事情上”
“在推行大明钱庄的时候,咱们不都一起讨论过,都是已经得出过结论了吗?”(本章完)